射声营是远程劲旅,养由基亲自任教。每日天不亮,营中便响起“嗖嗖”的箭声,士兵们站在百步之外,对着靶心练习。养由基站在队伍前,挽弓如满月,一箭射出,穿透靶心后竟钉在了后面的木柱上。“每人每日射百箭,箭箭需中靶心,少一箭,罚跑五里!”他放下弓,声音斩钉截铁。有士兵偷懒,箭擦着靶边飞过,立刻便被他揪出来,亲自监督着跑完五里,再罚射五十箭。
陷阵营专练近身搏杀,士兵们光着膀子在泥地里摔跤、劈砍。养由基让人在营中挖了数丈宽的泥坑,坑底铺满碎石,士兵们在里面厮杀,直到浑身是伤、精疲力尽才许出来。有个曾是奴隶的士兵,名叫熊虎,天生神力,在泥坑中屡屡将对手掀翻,养由基见了,便将他提拔为什长,亲自教他刀法。
车骑营则是楚国的精锐之锐,由战车与骑兵组成。每日清晨,校场上便响起车轮碾地的轰鸣与马蹄声。养由基让人在地上画满箭头,模拟战场阵型,要求战车与骑兵在鼓声中快速变换。有一次,一名骑兵在冲锋时偏离了阵型,整队骑兵都被他罚在烈日下站了两个时辰,直到每个人的甲胄都被汗水浸透。
更让士兵们胆寒的是“实战推演”。养由基时常在半夜擂鼓,模拟敌军偷袭,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需在一炷香内穿戴好甲胄,列队完毕。有一次,射声营因反应慢了半刻,便被他罚全体在雨中站到天亮。还有一回,他在校场布置了复杂的“八卦阵”,要求各营在鼓声中穿梭,稍有错乱,便全体受罚——要么跑十里,要么罚射百箭。
起初,抱怨声此起彼伏。但当新军法中的军功簿开始发挥作用,一切都变了。军吏每日都会将士兵的训练成果记在竹简上:射中靶心一次记一分,冲锋在前一次记两分,累积十分可换半石粮,二十分可换一匹布,五十分便可晋升一级。
熊虎在陷阵营中表现突出,一个月便累积了六十分,直接从什长晋升为百夫长。当他穿着崭新的铁甲,骑着官府赏赐的战马回家探亲时,整个乡邑都轰动了。昔日嘲笑他是奴隶的人,如今都恭敬地称他“熊百夫长”,他的母亲握着他的手,哭得泣不成声。
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有个叫屈章的士兵,原本只是射声营的普通士兵,因连续十日箭箭中靶心,被养由基看中,提拔为射声营的校尉;还有一对兄弟,在车骑营中协同冲锋,屡屡立功,双双被晋升为什长。士兵们的抱怨声渐渐变成了呐喊,校场上的呼喝声震彻云霄,连数里外的郢都百姓都能听到。
数月后,熊旅亲临校场检阅。此时的禁军已脱胎换骨,士兵们阵列整齐,甲胄鲜明,连手中的兵器都擦得锃亮。
“射声营,出列!”养由基高声喝道。
千余名射声营士兵应声而出,站成整齐的队列。随着他一声令下,士兵们挽弓搭箭,“嗖嗖”声不绝于耳,箭簇如流星般飞向靶心,竟无一箭脱靶。熊旅看了,忍不住点头。
“陷阵营,冲锋!”
陷阵营的士兵们举起长刀,呐喊着冲向校场中央的稻草人阵。刀光剑影间,稻草人纷纷倒地,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杀气腾腾。
“车骑营,演练阵型!”
鼓声响起,战车与骑兵如疾风般冲出,在地上的箭头指引下,时而排成“锋矢阵”,时而变换为“雁行阵”,车轮碾过尘土,马蹄声震得地面发颤,整个校场都仿佛在晃动。
“好!好!好!”熊旅连道三声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翻身跃上战马,拔出佩剑直指前方,声音洪亮如钟:“有此强军,何愁诸侯不平?何愁华夏不一?”
“愿随王上,横扫天下!”
万余禁军齐声怒吼,声浪直冲云霄,连天空的流云都仿佛被震散。孙叔敖站在一旁,看着军纪严明的军队,再看看军营中央那座熠熠生辉的军法铜碑,欣慰地笑了——楚国的军队,正在脱胎换骨,而这,正是熊旅一统天下的底气所在。
东广与西广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阳光洒在士兵们的甲胄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熊旅知道,这支锐士,终将带着楚国的威名,踏遍诸侯之地,书写属于楚人的传奇。
喜欢楚国一统华夏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楚国一统华夏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