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的雨巷飘着茉莉香,青石板缝里渗出的水汽漫过鞋尖时,林小羽正盯着茶馆老板手中的烟袋锅出神。那是杆三尺长的斑竹烟杆,铜锅磕着茶船发出清脆声响,烟嘴雕着太极图,与他在《峨眉兵器谱》里见过的子午鸡爪阴阳锐形制分毫不差。
李爷,这真能当兵器使?陈墨的镜头扫过茶馆里的竹椅铜壶,油垢斑驳的梁柱间,八十岁的李鹤年正用烟袋锅拨弄炭火。老人耳后有块刀疤,藏在雪白的鬓角里,据说当年在袍哥会里,曾用这杆烟袋打退七个持械土匪。
阴阳锐分雌雄,李爷捏着烟杆转了个花,铜锅在指缝间划出银弧,雌锐重九两七钱,雄锐重一斤三两,合起来是阴阳鱼的斤两。他突然抬手,烟嘴点向林小羽咽喉,动作快如毒蛇吐信,却在触到皮肤前半寸顿住,看好了,这招叫白猿献果,专点人迎穴。
林小羽注意到老人握烟杆的手势:拇指扣住太极烟嘴,中指抵住铜锅后方,形成稳定的三角握姿,虎口老茧呈环形,与父亲握枪的直线茧完全不同。他接过雌锐——烟袋锅比想象中轻,斑竹杆上留着经年的手汗痕迹,凑近能闻到烟油与艾草混合的气息。
摄影组在茶馆二楼架起微型摄像机,陈墨要求拍出市井兵器的烟火气。镜头掠过八仙桌上的盖碗茶,李爷用烟杆挑起竹帘,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菱形光斑。三盘功夫老人敲了敲自己的肩、腰、膝,锐法全在巧劲,跟你们使枪使棍的不一样。
第一式怀中抱月需要单手握锐,以腕力带动铜锅划圆。林小羽第一次发力时,鳞片在小臂骤然隆起,竟将斑竹杆捏得发出呻吟。使不得!李爷急忙按住他的手腕,这锐是竹子做的?错了!他揭开烟袋嘴,露出中空的杆芯,里面竟藏着九节细钢鞭,峨眉锐讲究柔中藏刚,你当是耍铁棍呢?
林小羽恍然大悟,重新调整握力,鳞片在掌心化作细绒,如手套般贴合竹纹。当铜锅划出第一个完整的圆弧时,钢鞭在杆内发出细碎的嗡鸣,与他的肌肉振动形成共振。陈墨看着监视器惊叹:心率和兵器频率同步了,这是生物电传导?
正式训练在峨眉山脚的雷音寺废墟进行。李爷领着林小羽穿过碑林,月光下,残碑上的峨眉派字样与他鳞片的青色交相辉映。子午锐分七十二式,老人用烟杆拨开荒草,露出半埋的石锁,当年灭绝师太抗元时,就用这锐法在栈道上斩过元兵的马腿。
第一晚练的是夜战八方,要求在黑暗中仅凭听觉判断方位。林小羽闭上眼,鳞片在眉心聚成菱形,听觉瞬间放大十倍:能听见山风掠过竹叶的沙沙声,能分辨不同碑刻的回音频率。当李爷的雄锐从左后方袭来时,他本能地旋身,雌锐的铜锅擦着对方烟嘴划过,竟在空中擦出火星。
流星赶月李爷点亮火折子,眼里映着钢鞭的冷光,你这耳朵比我养的猫头鹰还尖。数据屏显示,林小羽的反应时间仅0.04秒,远超人类平均的0.15秒——这得益于盘古基因强化的听神经,能捕捉到赫兹以上的超声波。
真正的挑战是锐法入茶。李爷要求林小羽在倒茶时施展锐法,既不能洒出茶水,又要完成犀牛望月夜叉探海等招式。清晨的茶馆里,铜壶在炭炉上咕嘟作响,林小羽左手提壶,右手握锐,当茶水注入盖碗的瞬间,锐尖突然点向斜上方——这招凤凰三点头本是茶道技法,却被他改良成防御招式,铜锅恰好挡住飞来的竹筷。
妙啊!负责动作设计的武术指导拍腿,兵器融入生活,这才是峨眉派的真髓。林小羽看着碗中茶汤,水面竟无一丝涟漪,鳞片在手臂上泛起珍珠母般的光泽,那是肌肉高度放松的标志。他突然明白,为何李爷能用烟袋锅拨弄炭火而不烫手——不是不怕烫,而是能精准控制接触面积与发力时长。
实战对练选在青衣江竹筏上。对手是峨眉武校的教练,持一对橡胶仿制的子午锐。晨雾中的江面如镜,竹筏随波轻晃,林小羽赤脚站在竹板上,鳞片在足底聚成吸盘状,稳稳咬住湿滑的竹面。
第一回合,对手以饿虎扑食攻来,双锐齐刺面门。林小羽沉腰坐马,雌锐划弧拨开左锐,雄锐的铜锅已点在对方手腕内关穴——这招仙人指路用的是寸劲,橡胶锐虽无尖刺,却在接触瞬间发出蜂鸣般的颤音,模拟真锐透骨的威力。
你这锐法...对手摘下护具,手腕上留着淡青色的压痕,怎么像带了弹簧?林小羽笑而不语,鳞片在肘部微微隆起,那是他在发力瞬间激活了肱二头肌的弹性纤维,使锐法兼具速度与缓冲力。当对手改变战术,以双锐锁喉时,他突然弃锐,双手化作鸡爪形——这是融合了锐法的徒手招式,指尖鳞片硬化如钩,竟在橡胶锐上划出五道白印。
杀青镜头是锐破香阵。剧组在古寺废墟摆了三十六支线香,要求林小羽在三分钟内用双锐熄灭所有香火,且不能碰断香枝。李爷在旁敲响铜罄,当——的余韵中,林小羽如魅影般穿梭,雌锐的铜锅扇出气流扑灭前排香火,雄锐的烟嘴点按香头如蜻蜓点水。当最后一支香熄灭时,残烟竟在月光下聚成太极图案,与他鳞片的青色光晕完美重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娱乐圈:从群演吞掉盘古血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