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晚间,秦王府设宴庆功。
此次宴会只邀请了他和吴荣,以及王府的核心属官:管家朱禄、长史周文渊、工正所大使李振等。
宴席设在王府后花园的凉亭内,四周纱灯高悬,映得园中景致如梦似幻。
亭中摆着一面新制的三尺玻璃镜,更添几分奢华。
酒过三巡,秦王命人呈上今日的账册。
朱禄恭敬地禀报:今日售出各尺寸玻璃镜共七十面,得银三万八千两;透明窗玻璃五十块,得银五千两;不透明玻璃五十块,得银二千五百两。总计得银四万五千五百两。
周文渊接着道:扣除成本与赏银,净盈利三万四千七百两。
李振抚掌叹道:一日之利,堪比一县岁入!真可谓点石成金
众人纷纷举杯向奕帆祝贺。
吴荣激动得面色通红,连饮三杯。
唯独奕帆面色平静,举杯还礼时也只是淡淡一笑。
秦王注意到他的反应,好奇道:奕帆日进斗金,何以不见喜色?
莫非是嫌利润还不够丰厚?
奕帆轻抿一口酒,从容答道:殿下可记得《史记·货殖列传》中计然之言?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玻璃之利,在于新奇。待各地仿制者众,价格必然回落。
这暴利,最多维持半年。
亭中顿时安静下来。
周文渊若有所思道:奕公子所言极是。不知可有应对之策?
故而,当务之急是要在这半年内,将产业做大做强。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道:在下以为,当尽快打通出海口,将生意做到海外去。
出海口?
李振疑惑道,公子是说...天津卫?
江南更为合适。
奕帆解释道,江南富庶,且海商云集。
若能在江南设厂,借海运之便,不仅可节省运费,更可将我大明之物产,销往海外诸国。
正所谓乘长风破万里浪,方显男儿本色。
秦王抚须沉吟:然而江南远离秦藩,恐怕...
殿下放心。
奕帆成竹在胸,道:可在江南设立分号,仍用秦王商行名号。
一来可借殿下威名,二来所得利润,仍按旧例分成。
朱禄插话道:只是这出海贸易,风险不小啊。
奕帆笑道:朱管家可知富贵险中求?
海外贸易虽然风险大,利润却也惊人。
一艘海船往返,所获何止万金?
记得三宝太监下西洋时,带回来的奇珍异宝,又何止百万?
周文渊点头称是道:下官记得《岭外代答》中记载,海外诸国对我中华物产向来珍视。
若能将玻璃销往海外,确实大有可为。
吴荣这时也鼓起勇气说道:二弟说得在理。
咱们的玻璃若是能卖到海外,那才是真正的大生意。
宴席持续到深夜。
待众人散去后,秦王单独留下奕帆,意味深长地说:奕帆啊,你今日所言,让本王想起一个人。
不知殿下所指何人?
当年的郑和。
秦王目光深远,他也是胸怀四海之人。你若真有意出海,待你从京师归来,本王定当鼎力支持。
奕帆躬身谢恩,心中已开始描绘更宏伟的蓝图。
玻璃镜的成功不过是个开始,海外贸易才是他真正想要开拓的天地。
走出王府,但见星河璀璨。
吴荣在门外等候多时,见他便问道:二弟,今日之盛,为兄如在梦中。
奕帆拍拍他的肩膀,吟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大哥,这不过是开始。待我们打通海运,那才是真正的大展宏图之时。
夜风中,他们相视而笑。
西安城的万家灯火在脚下蔓延,而他们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那浩瀚无垠的海洋,以及海那边无限的可能。
……
喜欢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至1586年大航海时代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