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在一串越来越高、几乎要绷断心弦的“剌伏”之后,所有声音戛然而止。
她右手五指重重按在弦上,止住了余音的震颤。
万籁俱寂。只有风过松梢的呜咽,和溪流不知疲倦的潺潺。
那白衣女子维持着按弦的姿势,良久未动。仿佛一曲耗尽了她所有气力,又仿佛沉溺在曲终之后的余韵里,无法自拔。那股沉重的郁气,非但没有随琴音消散,反而更加浓稠地包裹着她。松荫之下,她像一尊玉石雕琢的像,美则美矣,却似没有生机。
唐逸风心中一动,一时兴起。只见他悄然从怀中摸出一支短小玲珑的紫竹笛。
此笛伴随他多年,已然玉化,温润剔透,其音色清越旷远。他略一沉吟,将笛孔凑近唇边吹奏起来。
第一个音,如同雏凤初啼,清亮亮地划破了谷中的沉寂。
他没有去迎合方才那琴曲的悲郁,甚至没有半分犹疑。气息自丹田升起,悠长而稳定,通过唇舌恰到好处的控制,化为笛音,喷薄而出。
初始是开阔、平稳的长音,如同黎明时分,第一缕阳光刺破厚重的云层,光芒万丈,不可逼视。随即,旋律转为昂扬向上,层层递进,似有鲲鹏振翅,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笛声里没有一丝一毫的阴霾,只有一股沛然莫之能御的浩大气象。
他的指法极快,“颤音”、“叠音”、“打音”交替使用,密如雨点,却又丝毫不乱,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圆润,饱满如朝露。气息控制更是精妙,“腹震音”自然悠长,赋予旋律磅礴的生命力;“气冲音”则如利剑出鞘,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
更为难得的是笛音中的意境。那不是简单的欢快,而是一种历经千山万水后的通透,一种笑看云卷云舒的从容,一种立足于巍峨之巅、俯瞰众生的豁达。笛声席卷而过,如长风荡涤寰宇,如春水融化坚冰。
松下的白衣女子,在那第一个笛音响起时,肩头便几不可察地轻轻一颤。她依旧没有回头,但按在琴弦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
随着笛音铺展开来,她那紧绷的肩背,似乎一点点地松弛下来。笛声无孔不入,钻进她闭塞的心扉,驱散那盘踞已久的阴霾。那困住她的无形枷锁,在这充满阳光与力量的音浪冲击下,仿佛发出了碎裂的轻响。
她听到笛声中描绘的壮阔山河——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江南烟雨,塞北风雪。听到其中的自在逍遥——扁舟弄潮,山间醉月;松下对弈,云中放歌。那是一个她从未敢想,或者早已遗忘的广阔世界。
胸中那股积郁已久的闷气,在这浩瀚的笛声里,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像一滴墨,落入清澈广袤的湖泊,瞬间被稀释、净化,了无痕迹。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自心底深处滋生,蔓延至四肢百骸。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连呼吸都变得顺畅起来。
唐逸风的笛音开始变化,从方才的磅礴浩瀚,渐渐转入一种明净悠远的境界。旋律舒缓下来,如云开月明,清辉洒地;如雨后空山,清新沁人。他运用“泛音”技巧,吹奏出空灵剔透的音符,仿佛天籁,洗涤着聆听者的灵魂。
最后一缕笛音,袅袅散去,融入山谷的风中。
余韵悠长,比方才那戛然而止的琴音,更多了一份引人遐思的余地。
谷中,真正地安静了下来。连风似乎都停了,鸟也不鸣,唯有流水依旧,仿佛在默默回味着这一场琴与笛的交替。
青石上的白衣女子,终于缓缓地,缓缓地转过身来。
唐逸风一直凝神望着那个方向,此刻终于得见真容。
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五官精致得如同画中仙子,只是脸色过于苍白,缺乏血色,但这份苍白非但不损其美,反添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她眼中原本凝聚的浓重幽怨,此刻已淡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杂着惊讶、了然、以及如释重负的复杂情绪。她的目光清澈,落在唐逸风的身上,并无寻常女子的羞怯或戒备,只有一种平静的探寻。
四目相对,刹那仿佛永恒。
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唇角极其轻微地,向上弯起一个微不可察的弧度。
那并非欢欣的笑,也非客套的笑。而是一种冰雪初融的释然,一种心有灵犀的认可,一种“我懂了你,你也懂了我”的无言交流。浅浅淡淡,却瞬间照亮了她整张脸庞,让那原本出尘绝艳的容颜,焕发出惊心动魄的光彩。
随即,她站起身来,白衣飘拂,如云如雾。她朝着唐逸风所在的方向,微微欠身,行了一个古雅而郑重的礼。
动作流畅自然,带着一种天生的优雅。
礼毕,她直起身,再次深深看了唐逸风一眼,仿佛要将他的形貌刻入心中。然后,她抱起膝上的焦尾琴,转身,步履轻盈,向着山谷更深处,或者说,向着那松林掩映的未知路径走去。
她没有回头。
白衣身影在绿意葱茏中渐行渐远,几个起落,便已模糊,最终与那山间的岚烟融为一体,消失不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一剑封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一剑封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