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给了难民们一些之前搜集药材时顺带准备的、可以充饥的野果和清水(略施小术,使其分量足够),并指引了他们相对安全的路径。随后,他决定前往难民口中那个相对“安稳”的太原府,亲眼看一看这个时代所谓的“英主”——李存勖。
他没有动用星槎,而是凭借自身缩地成寸的神通,不一日便抵达了太原城外。
此时的太原,作为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的大本营,果然气象与沿途所见的破败不同。城墙高大坚固,兵甲鲜明,城门口盘查严密,城内市井虽然谈不上繁华,却也颇有秩序,百姓脸上多少有些生气,可见李存勖确实有些治国之能。
朱慈兴化作一个游方道士的模样,轻易混入城中。他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神识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蔓延开来,感受着这座城池的气息。
龙气!一股虽然不算特别雄厚,却充满锐意进取、勃勃生机的龙气,盘踞在城中心的晋王宫中。这股龙气锐利如枪,带着强烈的征战、征服欲望,但也隐含着一丝浮躁与骄悍。
“果然是一代枭雄。” 朱慈兴暗自评价。李存勖的能力毋庸置疑,能与其父李克用的老对手朱温抗衡并最终灭梁,其军事才能和魄力堪称顶尖。但史书也明确记载,其后期骄奢淫逸,宠信伶人,最终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就在他于一家茶肆稍作歇息,聆听市井闲谈,收集信息时,一队精锐的骑兵护卫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从晋王宫中疾驰而出,向着城西的军营方向而去。街道行人纷纷避让。
透过掀起的车帘一角,朱慈兴清晰地看到车内端坐着一人。此人年纪约三十许,面容英武,双眸开阖间精光四射,顾盼自雄,身穿赭黄袍,虽未称帝,但气度已非同一般,正是如今权势滔天的晋王李存勖!
在朱慈兴的神识感知中,李存勖周身气血旺盛如烘炉,显然武艺高强,更有一股凌厉的“兵戈杀伐”之气与那龙气交织,使其整个人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然而,在这煌煌气象之下,朱慈兴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隐晦的、不协调的“杂音”。那并非来自李存勖本身,而是似乎萦绕在其气运周边,一丝若有若无的…虚浮的乐律之气与谄媚的伶人能量?这气息极其微弱,却如同白纸上的墨点,预示着未来可能的隐患。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朱慈兴心中默然。历史的轨迹,在他这位来自后世的穿越者眼中,似乎已经看到了些许端倪。
李存勖的队伍远去,朱慈兴收回目光。他对此人观感复杂,既有对其能力的欣赏,也有对其性格缺陷可能导致悲剧的惋惜。直接现身辅佐?且不说对方是否会相信一个来历不明的道士,就算信了,以李存勖刚愎骄悍的性格,能否听进逆耳忠言也未可知。更重要的是,他的目标是回归大明,并非在此久留,贸然介入,恐生更多变数。
但,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个乱世继续沉沦,看着可能带来短暂统一的希望最终因君主个人的缺陷而破灭,然后陷入更长时间的分裂与战火吗?
第四节:星槎异动,玉玺之秘
就在朱慈兴心中权衡,思考着如何在不深度介入的前提下,或许可以尝试留下一些警示或传承,以尽可能改善这个时代的未来时,他怀中的那枚青铜小印,以及远处密林中隐藏的时空星槎核心,同时传来了一阵极其微弱却清晰的悸动!
这种悸动,并非指向时空坐标,而是一种…共鸣!是对某种同源、或者说某种承载了极重“天命”与“因果”之物的感应!
朱慈兴心中一动,立刻寻了一处僻静角落,神识沉入星槎核心,仔细感应那悸动的来源。
顺着那冥冥中的指引,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虚空,跨越了千山万水,投向了南方…那片曾经是大唐帝国核心,如今被后梁占据的区域。感应最终停留在了一个具体的地点——洛阳!
而在洛阳的感应焦点,并非皇宫,也非某处军营,而是一处…被强大阵法(或者说,是汇聚的地脉与残存的国运形成的自然禁制)所遮蔽、隐藏的隐秘地宫!
在那地宫深处,有一股沉浑厚重、堂皇正大,却又带着几分悲凉与寂寥的气息,正在与他的青铜小印和星槎核心遥相呼应。
“这是…” 朱慈兴仔细辨别着那股气息,结合他所知的历史,一个惊人的猜想浮上心头,“…传国玉玺?!!”
自五代乱世以来,真正的传国玉玺(和氏璧所制)便已下落不明,后世出现的多是仿品或臆造之物。难道,真正的玉玺并未彻底遗失,而是被某人(或许是唐末的忠臣,或许是篡位的朱温)秘密藏在了洛阳地宫之中?
传国玉玺,象征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是华夏正统皇权的至高信物!其上凝聚的因果、天命与万民念力,堪称此方世界最顶级的“魂念锚点”之一!若能得之,不仅对他理解此界天命规则大有裨益,或许…还能以其为媒介,极大地增强星槎定位大明时空的精准度与稳定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