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的秋天,宛如一幅徐徐铺展的斑斓画卷,带着丝丝缕缕的成熟与希望,悄然降临人间。电大的校园里,柳树的叶子渐渐染上了金黄,细长的柳枝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是岁月在诉说着故事。洁白如雪的柳絮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偶尔飘落的黄叶,如同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空气中肆意飞舞,给这宁静的校园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我站在答辩教室的门外,手里紧紧攥着论文稿,那纸张被我的手指捏得有些微微发颤,像在为即将到来的答辩而紧张。我的论文题目是《服饰文化符号在地域品牌建设中的运用——以丽民服装为例》,封面上还别着一片厂里生产的真丝面料样本。
那淡青色的底布,宛如秋日里平静的湖水,虽少了春日的那份灵动,却多了几分深沉与温润,泛着柔和的光泽。上面绣着宜城特有的荷花纹,此时荷花虽已凋零,但细腻的绣线勾勒出的残荷姿态,别有一番韵味,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繁华与秋日的沉淀,散发着淡淡的、历经岁月后的芬芳。
这是翁厂长特意让车间为我精心制作的,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我的支持与期望。
教室里,答辩的氛围紧张而又庄重。几位教授端坐在前排,他们神情严肃,目光锐利,似乎能穿透人的内心。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教室。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电大85级中文专业的张毅,我的论文题目是《服饰文化符号在地域品牌建设中的运用——以丽民服装为例》。论文在导师刘锋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感谢各位老师参加答辩。”
我的声音虽然有些微微颤抖,但却充满了真诚与敬意。说完,我小心翼翼地把真丝面料样本递到前排的教授面前,接着说道:“各位老师,这是我们丽民服装厂去年推出的‘荷风系列’面料,我在论文里提到的‘地域文化符号融入设计’,就是以它为案例。
我们提取了宜城荷花池的纹样,巧妙地运用在真丝连衣裙上。去年,我们的外贸订单比前年多了三成,这充分证明了我们的设计理念是成功的。”
教授们纷纷传看着面料样本,他们的指尖轻轻拂过绣线,犹如在触摸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中一位戴眼镜的教授,他微微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面料上的荷花纹,然后轻轻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有实证精神,不是空泛的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运用文化符号,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尝试。”听到教授的肯定,我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暖流,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我深吸一口气,继续阐述论文观点。从丽民服装的品牌定位说起,我们厂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服装品牌,将宜城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每一件服装中。再到地域文化符号的挖掘,我们深入研究了宜城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从中汲取灵感,将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运用到服装设计中。
每一句话,我都紧密结合着厂里的实际生产情况,那些之前整理的生产报表数据,此刻都成了论文里最有力的支撑论据。我如同是一位导游,带领着教授们走进丽民服装厂的世界,让他们看到我们的努力与付出,看到我们的创新与突破。
提问环节如期而至,这是答辩中最关键也最紧张的时刻。一位教授微微皱起眉头,目光中透露出严谨与思索,他问道:“你提到职业装设计要融入传统美学,有具体的文献依据吗?”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我原本平静的心湖,让我的心又猛地提了起来。但我迅速调整状态,脑海中快速搜索着相关的知识。
“《诗经》里有‘黻衣绣裳’的记载,讲的是古代礼服的纹样设计,讲究‘纹以载道’。我们厂给本地银行设计职业装时,就借鉴了这种理念,在领口绣了简化的回纹。回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吉祥、永恒,既符合职业装的庄重,又体现了传统文化。”
我条理清晰地回答道,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自信。教授们听了,相视一笑,那笑容中似乎带着对我的认可与赞赏,他们没有再追问,我悬着的心也终于落了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答辩即将接近尾声。教室门突然被轻轻推开,翁厂长抱着个纸箱子走了进来。她的脸上带着一丝歉意的笑容,说道:“各位老师,不好意思打扰了。”说着,她把箱子放在讲台上,动作轻柔地打开。箱子里露出一排整齐的中山装,那深蓝色的面料,散发着沉稳而大气的光泽,在秋日阳光的映照下,更显质感。中山装的款式简洁大方,却又透着一种独特的韵味,如同在诉说着一段古老而又崭新的故事。
“这是我们厂最新设计的‘新中式系列’中山装,张毅在论文里提的设计思路,我们已经落地生产了,想让老师们看看实物。”
翁厂长热情地介绍道,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与期待。教授们纷纷站起身来,围到讲台前,拿起中山装仔细翻看。他们时而轻轻抚摸着面料,感受着那细腻的质感;时而仔细端详着中山装的款式和细节,脸上露出赞赏的神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轮渡上的逆流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轮渡上的逆流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