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的网络净化协议如同一张无形的巨网,在数字世界的深处张开,捕捉、分析、中和着那些试图诱导“沉寂”的恶意信号。
林晚团队日夜不休,优化着算法,提升着过滤效率。
然而,敌人的手段同样在进化。那些诱导信号变得更加隐蔽,如同变异病毒,伪装成励志语录、哲学思辨甚至情歌歌词,试图绕过“燧人氏”的关键词筛查,直击人心最柔软的角落。
受影响人群的比例,虽然增速放缓,却仍在顽固地攀升。
0.5%……0.7%……一个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逐渐黯淡下去的灵魂,是“文明火种”计划试图点燃的生机正在被无形侵蚀。
“单纯的屏蔽和过滤,治标不治本。”
林晚在委员会会议上,眉头紧锁,
“这些信号攻击的是人性固有的脆弱面——对未来的迷茫,对现实的无力感。
我们需要更根本的解决方案,需要在意识层面建立更坚固的‘锚点’。”
【“启明”/数据分析】:
建议:利用顾倾城意识对“存在性否定”的天然抗性,提取其“执念”与“求生欲”的核心特征,结合“文明墓碑”中蕴含的、代表人类顽强生命力的文化符号(如神话、史诗、不屈的历史记忆),构建“人性锚定”模组,通过“燧人氏”网络进行广谱低频播发。
【代偿】:风险?
【“启明”】:
风险一:顾倾城意识特性过于极端,可能产生未知副作用,如激发受众的过度欲望或偏执。
风险二:大规模意识层面干预,涉及伦理边界。
风险三:可能进一步刺激“熵寂之主”。
代偿沉默片刻。这无疑又是一步险棋。
但看着屏幕上那些因绝望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个案报告,他知道,常规手段已经不够了。
“可控范围内,进行小规模区域性测试。”
代偿最终拍板,
“苏文瑾,选定一个受影响中度、人口结构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试验区。
林晚,由你负责‘人性锚定’模组的构建与投放,务必控制影响强度和范围,并建立严密的监测反馈机制。”
“明白!”
就在“人性锚定”测试紧锣密鼓筹备之时,杨震宇那边传来了关于“J先生”的突破性进展。
“我们追踪了顾倾城记忆中所有与‘J先生’相关的资金流向和信息碎片,”
杨震宇的全息影像在指挥部中汇报,背景是不断滚动的数据流,
“最终指向了一个位于格陵兰冰盖下的绝密数据中心。我们动用了一支‘暗影’小队进行渗透侦察……”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小队传回的最后影像显示,那数据中心的核心,并非传统的服务器,而是一个……巨大的、由某种未知生物组织与机械结合的‘活体处理器’!
其能量签名,与我们在南极‘盖亚之网’节点检测到的,有相似之处,但更加……古老和纯粹。
‘J先生’,很可能并非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那个‘活体处理器’本身,或者说,是寄宿于其中的某个古老意识!”
一个存在于地球本身、可能与“盖亚之网”同源甚至更古老的意识?
它创建“普罗米修斯控股”,引导楚风、陈景安,搜寻顾倾城碎片……它想做什么?
它与“熵寂之主”是敌对,还是……某种更加复杂的关系?
【“启明”】:信息整合。
新假设:“J先生”可能是地球原生意识(或其碎片),其行为逻辑或为:在感知到“熵寂”威胁后,试图通过极端手段(如“数字方舟”、融合特定人类意识如顾倾城)来提升自身或地球生命的“生存等级”,以应对危机。
其方式可能……与我们的“文明火种”计划背道而驰,更具掠夺性和排他性。
地底的神秘意识,星海的冰冷回音壁……人类文明仿佛夹在两个庞然大物之间的蝼蚁,任何一种“关注”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压力如同实质般压在代偿肩头。
就在这时,“人性锚定”模组的第一次小规模测试,在选定的“清河市”悄然启动。
没有宣传,没有通知。
“燧人氏”通过网络、广播、甚至调整城市背景能量场(基于“盖亚之网”部分技术)的方式,将那份融合了顾倾城极致求生欲与人类文明不屈精神的低频波动,如同绵绵春雨般,洒向整个城市。
起初,一切如常。
但几天后,监测数据开始显示出微妙的变化。
清河市网络社区中,那些原本弥漫的消极、绝望言论比例开始下降。
一些原本打算轻生的人,在最后关头选择了求助。
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度有了小幅提升。
甚至有一些艺术家,在迷茫多年后,重新拿起了画笔,创作出的作品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生命力。
变化并不剧烈,却真实可见。
【“启明”/测试报告】:试验区“消极意识指数”下降11.3%,“社会活跃度指数”上升5.7%。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权巅,深渊代言人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权巅,深渊代言人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