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夏侯轻衣在夏侯渊的带领下来到了封龙山脉的猛虎山,在简宇的帮助之下,成功拜剑圣王越为师,就此学习剑术,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熹平三年,益州蜀郡。
清晨的薄雾笼罩着蜀地山川,青城山下的一个小村庄里,鸡鸣声打破了宁静。一位年轻人站在自家小院中,仔细地擦拭着一柄长枪。这枪长约丈二,枪身由精铁打造,枪尖寒光闪闪,显然不是凡品。
年轻人名叫张任,年方十六,眉目清秀却带着几分刚毅。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世家,虽然家道中落,但祖上曾是蜀中有名的武将,传下这柄家传宝枪和一套枪法。
“任儿,行李都收拾好了吗?”一位中年妇人从屋内走出,眼中满是不舍。
张任放下长枪,恭敬地回答:“母亲,都准备好了。干粮、衣物、盘缠,一样不缺。”
妇人轻叹一声,替儿子整理衣襟:“此去封龙山,路途遥远,你要多加小心。”
“母亲放心,孩儿定会小心行事。”张任语气坚定,“待学成归来,必光耀门楣。”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也从屋内走出,他虽衣着朴素,但眉宇间仍可见武将风范。这是张任的父亲张谦,曾是蜀郡的一名小校尉,后因伤退役。
“任儿,过来。”张谦招手,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书册,“这是我张家祖传的枪法心得,你带在身边,时时研习。”
张任郑重接过,只见书封上写着《张氏枪诀》四个大字。他跪地叩首:“多谢父亲!孩儿定不负所望!”
日出东方,霞光万道。张任背上长弓和长枪,最后看了一眼熟悉的蜀地山川。青山绿水,云雾缭绕,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此刻显得格外亲切。
“父亲、母亲,你们放心,某一定会学成归来的!”张任声音铿锵,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踏上出川的道路,步伐坚定。父母站在村口,目送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晨雾中,眼中既有不舍,更有期待。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张任虽然没有学过这句话,却将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他沿着金牛道向北行进,山路崎岖,时而要攀爬陡峭的山崖,时而要穿越湍急的河流。一路上,他风餐露宿,饿了就啃干粮,渴了就饮山泉。
这日,行至剑阁道,天降大雨。山路泥泞难行,张任不得不找个山洞避雨。洞中已有几个行商在躲雨,见张任年纪轻轻却带着兵器,都好奇地打量他。
“小兄弟,你这是要去何处?”一个老商贩问道。
张任擦去脸上的雨水,缓缓说道:“去封龙山,拜师学艺。”
“封龙山?那可是在秦川啊!路途遥远,小兄弟一人前往?”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张任点头,笑道:“为学真本事,再远也值得。”
雨停后,张任继续赶路。越往北走,地势越险峻。有时要在悬崖边的栈道上行走,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有时要穿越密林,防备野兽出没。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米仓山遇到一伙山贼。五个彪形大汉拦住去路,要抢他的行李和兵器。
“小子,把东西留下,饶你一命!”为首的山贼挥舞着大刀。
张任冷静地取下长枪:“想要我的东西,先问过这柄枪!”
他虽年纪尚轻,但家传枪法已小有所成。只见枪影闪动,如游龙出海,转眼间就刺伤两个山贼。剩下的山贼见势不妙,仓皇逃窜。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跋涉,张任终于走出蜀地,进入汉中。再经人指引,他向着封龙山方向前进。
越是接近目的地,张任心中越是激动。他想象着枪神童渊的模样,想象着自己学成归来的场景,脚步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封龙山位于秦川腹地,山脉连绵,云雾缭绕。而蓬莱山更是其中最为神秘的一座山峰,据说只有有缘人才能找到入口。
张任在山中寻找数日,终于在一处瀑布后发现了一条隐秘的小径。沿着小径上行,眼前豁然开朗。
但见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奇花异草遍布山间,珍禽异兽时隐时现。最奇特的是,这里的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息,让人心神宁静。
张任沿着山路前行,忽然听到前方传来破空之声。他悄悄拨开树丛,只见两个少年正在林间空地上练枪。
一人手持金色长枪,枪法刚猛霸道,如猛虎下山;另一人使一杆银色长枪,枪法灵动飘逸,如凤凰展翅。二人枪来枪往,打得难分难解。
张任看得入神,不禁轻声赞叹:“好枪法!”
声音虽小,却立刻被场中二人察觉。他们收枪而立,目光如电射来。
“何人?”金枪少年喝道。
张任赶忙走出树丛,抱拳行礼:“在下蜀郡张任,特来拜见枪神童渊老先生。不知二位可否引荐?”
银枪少年打量张任一番,见他虽风尘仆仆,但眼神清澈,举止有度,便笑道:“我乃张绣,这位是简宇师兄,我们的师父正是童老。你既是来拜师的,随我们上山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玄行天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玄行天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