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典礼结束。
李恪正式入主东宫。
这座象征大唐储君地位,紧邻太极宫的庞大建筑群,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按照规制。
萧文心、苏妙卿等一众妻妾家眷,也搬离秦王府,迁入了东宫居住。
初入东宫,妻妾们都颇为兴奋和新奇。
东宫的殿宇更为宏伟,园林更加精巧,陈设也远比秦王府奢华。
一连几日,她们都在各处宫殿楼阁间流连。
然而,这股新鲜劲儿并没有持续太久。
时值盛夏,今年的长安格外的酷热难当。
不过几日。
住惯了终南山清凉的妻妾们叫苦不迭,嚷嚷着要返回太和宫居住。
李恪对闷热,倒不是特别在意,修为到了他这地步,早已寒暑不侵。
但看着花容月貌的妻妾们被热得蔫头耷脑,他自然也不会让她们硬撑着。
“好了好了,既然住不惯,那便回去住!”李恪从善如流,无不应允。
当即施展手段,弄出一具化影分身,负责留守东宫,处理一应日常事务。
李恪本尊自己,带着妻妾家眷,离开了长安城,返回太和宫别苑。
接下来的日子,倒是出乎意料的平静。
或许是被李恪迅如雷霆的血腥屠杀震慑住了。
原本上蹿下跳的世家门阀,及其代言人们,仿佛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锯嘴的葫芦,变得静悄悄的。
朝堂上,更是再无人敢公然质疑或反对太子。
这种诡异的安静,反倒省了李恪很多麻烦。
时间悄然流逝。
转眼到了七月初。
这一日,高瑾兴冲冲地前来东宫禀报:
“殿下,您之前吩咐奴婢找寻的匠人,奴婢已经找来了!”
“都是京畿一带手艺最好、经验最老的造纸匠,身家清白,人也可靠!”
李恪(分身)闪过一丝满意,这是他计划中的一环,关乎打破知识垄断。
“很好,带他们去偏殿等候!”李恪吩咐道。
“是!”
不多时。
在太和宫偏殿内,李恪见到了那几十名匠人。
“今日召尔等前来,是有一项新式造纸技艺,要传授于尔等。”
李恪没有过多废话,命人抬上准备好的原料和工具,然后亲自讲解并示范“石灰蒸煮竹纸术”。
“……以此法,用竹替代麻、藤,原料易得,成本大降,并以石灰蒸煮!”
“能极大缩短沤制时间,且造出的纸张更洁白、坚韧,吸墨性更佳……”
李恪深入浅出,将复杂的工艺原理,拆解成匠人们能够理解的步骤。
匠人们起初还战战兢兢,但听到这闻所未闻的奇妙技法,眼睛都亮了。
听得如痴如醉,不时发出恍然大悟的惊叹。
……
花了整整一天,李恪总算将石灰蒸煮竹纸术,都给那群匠人讲透了。
眼见着日头西斜,殿外已是黄昏暮色。
李恪环视众人,最后肃然叮嘱道:“工艺你们已掌握,回去后用心操持。”
“尔等工钱,一律按最高标准的三倍发放!”
匠人们闻言,脸上顿时露出狂喜之色,三倍工钱!这可是天大的恩赏!
但李恪话锋一转:“不过,孤有言在先,此法乃我大唐机密,尔等务必严守,绝不可对外泄露半分!”
“若有谁管不住嘴,或是被外人利诱……到时可别孤……不讲情面!”
所有匠人都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连忙纷纷跪地,指天发誓:
“殿下放心!”
“小的们就是烂在肚子里,也绝不吐露半个字!”
“谁要是敢泄密,天打五雷轰!”
“殿下待我等恩重如山,我等岂能做那猪狗不如之事!”
看着战战兢兢,又感恩戴德的匠人们,李恪微微颔首:“都退下吧!”
匠人们这才如蒙大赦,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欢天喜地地退出了太和宫。
……
两日后。
太极宫。
李恪(分身)应召入宫,在甘露殿见了李世民。
“恪儿,你前几日提及的‘火车’一事,朕已着人办妥了。”
李世民开门见山:“朕从将作监及各州府匠作大匠中,遴选了一批技艺顶尖、忠心可靠的匠人!”
“共计一百零八人,现已齐聚将作监衙门。”
“你看,何时方便将火车技艺传授下去?”
李世民效率如此之高,显然对此事极为重视。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那“无马无牛,自行奔驰,力抵万钧”的火车究,竟是何等模样?
李恪对此自是乐见其成,点头应道:“父皇安排便是,儿臣随时可以!”
“那便现在去吧!”
李世民也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当即起身,与李恪一同移驾将作监。
将作监。
最大的工坊内,一百余名匠人早已恭敬等候。
他们知道陛下与太子殿下有极其重要的技艺相授,内心既激动又忐忑。
但没有人表示怀疑!
怀疑?
开玩笑!
现在整个长安匠人圈,谁不知太子殿下的格物之术,乃点石成金之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