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很多时候,他感觉像是在黑暗中摸索,那种玄妙的感知状态如同指尖的流沙,难以捕捉和固定。但他惊人的理论直觉和那份源自“高共鸣序列”的、对能量模式的天然亲和力,开始发挥作用。他逐渐发现,当他的意识处于一种既高度清醒又彻底放松、摒除了语言逻辑的“空白”状态时,那种与“坐标”结构的共鸣感最为清晰。他甚至开始能够模糊地“感觉”到自身注意力聚焦于“坐标”不同部分时,体内那种微妙能量感的差异。
“这就像学习一种全新的、无形的语言,”一次深夜讨论中,陈醒对苏青竹描述道,“语法就是能量结构的逻辑,而词汇……就是我自身的意识状态和注意力流向。”
苏青竹看着他眼中那混合着疲惫与兴奋的光芒,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她既是他的科研伙伴,也是他的安全官,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在一旁看着他走向未知深渊的守望者。她能做的,就是确保他身上的“安全绳”足够坚固。
在此期间,周立坤教授领导的理论组,则对那“能量回波”进行了密集的分析。他们初步确认,这并非随机噪声,其频谱特性与“坐标”能量场存在明显的关联性,并且其源头确实锁定在陈醒的大脑区域。这为第三阶段的“初步塑形”尝试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和监测的基准。
钱老密切关注着一切进展。他批准了逐步展开前三个阶段训练的计划,但对于第四阶段,他再次划下了红线:“‘双向信息流’的构想过于超前,风险不可估量。必须在前面三个阶段取得决定性、可重复的成果,并经过伦理委员会和安全监督组的联合评估后,再行讨论。”
准备工作的最后一步,是设计一套应对潜在危机的“意识锚定”程序。这是由外部的精神科专家团队提出的建议。为了防止陈醒在深度共鸣状态下出现意识游离、自我感丧失或感知混淆等风险,苏青竹与他共同设定了一个“心理锚点”——一段对他有特殊意义、能唤起强烈现实感和自我认同的记忆片段(他第一次独立推导出关键能量方程时的瞬间),以及一个简单的生理触发动作(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相扣)。一旦他感到任何不适或失控的迹象,就立刻启动这个“锚点”,将意识拉回现实。
一切准备就绪。
定制化的能量引导程序被载入系统,安全协议再次检查无误,陈醒的身心状态也调整到了最佳。
他再次走入那个安静得只剩下自己心跳声的核心交互舱。与上次不同,这一次,他的内心充满了明确的目标感和一种奇特的、学习新知识前的期待。
他知道,接下来的探索,将不再仅仅是观察和记录,而是一场他与自身潜能、与宇宙深处奥秘的主动对话。引导程序已经设定,安全网已经铺开,现在,轮到他这个拥有“高共鸣序列”的探索者,去尝试触碰那扇门后的更多可能。
苏青竹在监控中心下达指令:“LIR-Alpha-01,第二阶段首次训练,启动。”
陈醒闭上双眼,调整呼吸,将全部意识投向即将出现的能量结构,同时也向内收敛,准备调动那潜藏在基因与意识深处的、引导能量的初生能力。新的篇章,在他平静的外表下汹涌的内心世界中,悄然开启。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飞经:中微子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