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醒,感觉如何?”苏青竹的声音通过舱内扬声器响起,尽可能保持平稳。
“很好,准备就绪。”陈醒的声音传来,带着一种奇异的沉静。
“最后确认,实验流程:能量投影将在十秒倒计时后启动,持续时间300毫秒。你的任务是保持放松,自然感知,无需刻意做任何事。有任何不适,立刻报告。”
“明白。”
“十、九、八……”
倒计时开始,监控中心里鸦雀无声,只剩下设备运行的轻微嗡鸣和人们压抑的呼吸声。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锁定在代表陈醒生命体征和大脑活动的数据流上。
“……三、二、一,启动!”
全息能量投影系统无声地工作。在核心交互舱的中心,那个蕴含着无限奥秘与未知的“坐标”印记,以纯粹的能量形态,在极低的强度下,稳定地呈现出来。
数据屏幕瞬间发生了变化!
几乎在能量场出现的同一时刻,陈醒的脑电图,尤其是颞顶联合区和前额叶区域,爆发出了一阵强烈而高度同步的伽马波振荡!其强度和协调性,远超之前林风测试时的记录,甚至超过了模拟预测的上限!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种高频振荡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复杂的、仿佛蕴含着某种内在数理逻辑的节律模式!
与此同时,fNIRS显示他大脑后部的几个特定区域脑血流显着增加,而前额叶与意识逻辑思考相关的区域,其活动则呈现出一种被暂时“抑制”的状态。他的心率略微下降,呼吸变得更加深长,皮电反应却异常平稳,显示出一种既深度放松又高度觉醒的奇特生理状态。
最让监控室内众人屏住呼吸的,是能量监测数据。SQUID阵列清晰地捕捉到,以陈醒的大脑为中心,产生了一个极其微弱但确实存在的、与“坐标”能量场频率共振的局部时空曲率扰动!这种扰动,与之前林风测试时记录的磁场扰动性质类似,但强度高出数个量级,并且更加“有序”!
三百毫秒,转瞬即逝。
能量投影准时关闭。
然而,陈醒大脑的伽马波振荡并未立刻平息,而是如同余震般持续了数秒钟,才缓缓恢复到基线水平。他闭着眼睛,依旧保持着之前的姿势,仿佛仍在回味或感知着什么。
“能量场已关闭。陈醒,报告你的状态。”苏青竹立刻问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陈醒缓缓睁开眼睛,他的眼神有些恍惚,仿佛刚从另一个世界归来,但瞳孔深处却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而深邃的光芒。
“我……很好。”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来描述那无法言喻的体验,“没有不适。感觉……很奇特。当那个‘坐标’出现时,它不是被‘看到’的,更像是……被直接‘理解’了。我的大脑……好像不需要经过视觉处理和分析,就直接‘知道’了它的结构和意义。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不是声音,而是一种全身心的、和谐的振动。”
他描述的,是一种超越常规感官的、直接的概念性感知!
“数据记录完整!”张云帆兴奋地报告,“所有生理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但神经响应和能量耦合强度远超预期!这……这太不可思议了!”
首次实验,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它不仅证实了“高共鸣序列”携带者具备与高维信息结构进行主动、深度交互的生理基础,更揭示了一种可能超越传统感官的认知模式!
然而,就在众人为初步成功感到振奋时,周立坤教授的声音从独立观察室传来,带着一丝凝重:
“青竹,云帆,注意能量场关闭后第3.2秒到第4.1秒之间,SQUID阵列记录到的那个微弱的、反向的能量涟漪……它似乎是从陈醒的大脑区域发散出来,短暂地‘触碰’了一下刚才‘坐标’投影所在的空域。分析这个信号的特性。”
周立坤的提醒,如同在成功的喜悦中投入了一颗冷静的石子。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能量监测数据上,仔细审视着那个几乎被忽略的细节。
那确实是一个极其微弱、持续时间不足一秒的能量反馈信号!它不是被动的响应,而更像是……一种主动的、源自陈醒自身的能量回波?
陈醒的“高共鸣序列”,不仅仅让他成为了一个卓越的“接收器”和“解码器”,难道……也让他初步具备了某种“回应”的能力?
有限人体实验的第一束火花,已然点燃。它不仅照亮了前路,也映出了更多、更深邃的未知阴影。探索,在成功的喜悦与对新发现的警惕中,进入了更深的水域。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飞经:中微子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