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X转录因子!这是在胚胎发育、神经嵴细胞分化(与直觉、应激反应密切相关)以及干细胞多能性维持中起核心作用的一类关键调控蛋白。
“把基因型与表型数据交叉比对!”苏青竹立刻命令道。
结果更加令人震撼。携带特定基因型(“响应等位基因”)的志愿者,在林风的“被动暴露观测”实验中,其大脑后部颞顶联合区及前额叶部分区域,在接触到微弱“灵子”能量场时,均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高度同步化的伽马波(γ波)振荡增强模式,同时伴随着fNIRS监测到的局部脑血流的特异性改变。而这种脑活动模式,与李诺进入“心流”状态时的特征有相似之处,但频率更高,范围更特定!
更重要的是,林风,以及所有在历史谱系追溯中归类为HSP(高疑似敏感群体)且携带此响应等位基因的成员,在测试中都表现出了这种典型的神经响应模式! 而对照组中携带非响应等位基因的志愿者,则完全没有此反应。
“就是它!”陈醒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澎湃,“这个隐藏在MER11-G4病毒‘垃圾’序列中的遗传变异,它没有改变任何蛋白质的结构,但它可能微调了SOX转录因子与这段LTR的结合效率,从而像一个音量旋钮,调节了其下游某个或某组未知靶基因的表达水平! 这种表达水平的差异,最终可能影响了大脑神经网络的结构或功能,使其更容易与‘灵子’能量场产生共振!”
他们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坚实的遗传学证据!证明“灵子响应”能力并非虚无缥缈的玄学概念,而是深深植根于人类基因组那被遗忘的“暗物质”之中,与远古病毒留下的遗产息息相关。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只有少数先民能成为‘贞人’。”苏青竹顺着思路推导,“可能并非所有人都携带这种特定的、优化的等位基因组合。这种变异,在远古时期或许赋予了携带者更强的环境感知、预测吉凶(比如通过观察星象、动物行为等微弱信息关联)的能力,从而在部落中担任通灵或领袖的角色。”
进一步的深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这个MER11-G4序列在人类和黑猩猩的祖先中,通过一个关键的碱基缺失突变,偶然创造出了这个SOX结合位点。而在人类谱系中,后续的突变进一步优化了这个位点,使其调控潜能更强。这完美地吻合了陈醒关于生命本身与灵子架构存在内在关联的假说——这种关联,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自然选择,以这些“垃圾DNA”为画布,一点点绘制出来的!
消息在基地高层内部传出,引发了新一轮的震动。这一次,不再是怀疑和质疑,而是惊叹与敬畏。周立坤教授亲自来到LIR-Lab,看着屏幕上那条清晰的峰值和对应的序列注释,沉默了良久,最终轻轻拍了拍陈醒的肩膀。
“后生可畏。”他只说了这四个字,但其中蕴含的认可与感慨,胜过千言万语。
钱老则是在听取汇报后,长时间地凝视着那个MER11-G4序列的结构图,仿佛在看一件来自远古时空的无价艺术品。
“从入侵者,到寄生者,再到 symbiosis(共生者),最终成为生命蓝图的一部分,甚至可能承载着生命跃升的密码……”钱老喃喃自语,“生命的包容性与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继续挖掘吧,看看这片‘垃圾’场里,还埋藏着多少我们忽略的宝藏。”
陈醒站在实验室的窗前,窗外是模拟的晨曦,温暖的光芒洒满房间。他知道,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深处的大门。他们发现了第一块关键的拼图,证明了“垃圾DNA”中确实蕴藏着关乎人类与宇宙能量对话的遗传宝藏。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这个MER11-G4序列究竟调控了哪些下游基因?它是如何影响神经网络发育和功能的?除了这个位点,基因组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类似的“灵子敏感开关”?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干预这些调控通路,后天性地提升或诱导这种潜在能力?
一系列更深刻、也更危险的问题,随着这次发现,纷至沓来。
陈醒的目光再次投向修复后、静静矗立在分析室中央的龙纹仪(L-01)。那幽暗的光泽,此刻在他眼中,仿佛与每个人体细胞核内那卷曲缠绕的DNA双螺旋,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
古老的器物,与更古老的生命密码,正在被同一把钥匙缓缓开启。而钥匙的一端,深埋在基因组那广袤而神秘的“垃圾”宝藏之中。探索的航程,驶入了一片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深不可测的海域。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飞经:中微子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