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回应有理有据,既承认了模型的局限性,又扞卫了其作为探索工具的价值。会场内一时陷入了沉默,一些原本持怀疑态度的学者,也开始露出思索的神情。
与此同时,苏青竹那边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她提出的关于甲骨文中某些字符应解读为“感应”、“谐振”等物理概念的观点,遭到了一些资深古文字学者的强烈反对。
“青竹啊,”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语重心长,“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治学要严谨。甲骨文是三千年前的文字,我们不能用现代科学概念去生搬硬套。‘帝令’就是天神旨意,‘燎祭’就是焚烧祭品沟通上天,这是学术界的共识。你将这些与什么‘能量操控’联系起来,未免太过……穿凿附会了。”
苏青竹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将龙纹仪激发时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能量流转路径动画,与甲骨拓片上对应的字符笔画动态叠加在一起。那惊人的吻合度,让在座的不少人都睁大了眼睛。
“许老,”苏青竹声音温和却坚定,“我并非否定传统的释读,而是认为,‘万法之源’这批材料具有特殊性。它可能记录了先民对某种真实自然现象的观测和理解的‘另一套语言体系’。如果我们固守‘共识’,可能就永远无法听懂他们试图传递给我们的、关于宇宙的真实信息。”
陈醒和苏青竹,一个用数学和物理的逻辑扞卫着现象的真实性,一个用文物和文字的实证挑战着传统的认知边界。他们在各自的战场上,面对着来自旧有范式的强大阻力。
会议在并不算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但“燧人氏”计划的巨大能量已经开始显现。最高层的授权意味着资源几乎无限。陈醒所需的超算资源立刻得到满足,苏青竹申请的利用大型同步辐射装置对龙纹仪进行无损深层结构扫描的请求也被第一时间批准。
深夜,陈醒和苏青竹不约而同地来到基地顶层的观景平台。这里能看到真实的星空,高原的夜空,星辰格外璀璨、冰冷。
“压力很大?”陈醒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有些干涩。
“嗯。”苏青竹轻轻应了一声,望着星空,“感觉像是在推一堵看不见的墙。”
“我也有同感。”陈醒笑了笑,有些疲惫,“但至少,我们在这里推墙,身后有整个国家的力量。比当初在锦屏地下一个人摸索,感觉还是好多了。”
苏青竹转头看向他,星光下,这个年轻物理学家的侧脸轮廓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她忽然觉得,有这样一位战友同行,前路的艰难似乎也减轻了几分。
“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她问。
“完善模型,设计更精密的实验,尤其是关于那个‘前兆’信号,我觉得那里藏着更深的秘密。”陈醒目光灼灼,“你呢?”
“彻底吃透那片《商代观测年鉴》,”苏青竹语气坚定,“我相信,先民留给我们的,不止是观测记录,可能还有……操作方法。”
两人不再说话,并肩仰望星空。那片深邃的宇宙,仿佛正透过“灵子”的微光,与这座深藏于昆仑山脉之中的基地,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燧人氏”的火焰,已在黑暗中点燃。
而守护这簇火种、并让它燎原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飞经:中微子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