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自己彻底埋入了工作的深渊。
主控室成了他的堡垒,代码和分析软件是他的武器。他开始尝试构建一个简单的物理模型,来拟合这六个信号以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时间周期。这是一个极其困难的逆向工程,已知条件太少,未知参数太多。他假设了多种可能性:一个围绕不可见天体运行的、周期性释放特殊辐射的“信使”?一种与宇宙大尺度结构(如超星系团周期)共振的未知场?甚至是某种维度振荡在特定能级上的投影?
每一个模型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和调试。他往往为了一个参数的细微调整,耗费一整天的机时,得到的却往往是拟合优度低得可怜的结果。
挫折是家常便饭。很多时候,他感觉自己像是在用一根羽毛去撬动一座大山,进展微乎其微,希望渺茫。
与此同时,他坚持运行的实时监测脚本,在接下来的几周里,再也没有捕获到任何一个新的、符合特征的“幽灵信号”。时间一天天过去,只有那个孤零零的周期性预测,悬停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像一个沉默的倒计时。
这种“沉默”本身,也带来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如果周期预测准确,那么在下一个预期的时间窗口,应该会出现第七个信号。如果什么都没有……那么之前所有的发现,包括那个看似坚实的周期性,都可能崩塌,被归结为一种极其复杂和巧合的统计 fluctuation(涨落)。
那将坐实所有的质疑和嘲讽。
陈醒甚至能感觉到,一些原本保持中立的研究员,看他的眼神也带上了几分同情或怜悯,仿佛在看一个即将撞上南墙的固执者。
他变得更加沉默,几乎不与人交流,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与数据、模型和不确定性搏斗。他吃得很少,眼下的黑影越来越重,但眼神中的火焰却从未熄灭。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支撑着他在这条孤独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这天深夜,距离预测的下一个信号出现时间窗口还有不到四十八小时。陈醒又一次尝试一个新的耦合振荡模型失败后,疲惫地靠在椅背上,闭上了干涩的双眼。
实验室的低温仿佛渗入了他的骨髓。孤独感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要将他淹没。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探索未知的道路,并非总是充满激动人心的发现,更多的时候,是这种令人窒息的、无人理解的漫长等待和自我怀疑。
他下意识地摸向胸口,隔着防静电服,触碰到了一个硬物——那是一枚磨损得很旧的银色徽章,是他高中物理竞赛获奖的纪念品,上面刻着一个简单的原子轨道模型。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带在身边,提醒自己最初对物理世界那份纯粹的好奇与热爱。
指尖传来冰冷的金属触感,却仿佛有一股微弱的热流,顺着指尖回溯,温暖了他有些冰凉的胸膛。
他睁开眼,看向主控室中央的全息投影。那片由中微子数据构成的星云,依旧在缓慢旋转,深邃,浩瀚,包容着无尽的秘密。
他的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无论前路如何晦暗,至少在这里,在这片由数据和逻辑构建的真理疆域里,他是自由的,也是诚实的。他追寻的不是认可,不是名誉,而是隐藏在这些“幽灵”信号背后的、那个可能的真相。
论证的过程或许是孤独的,但真理本身,从不孤独。
他深吸一口气,坐直身体,清空了失败的模型界面,再次调出了那六个信号的所有数据,以及那个周期预测的倒计时。
还有两天。他需要为可能到来的“第七个信号”,准备好最完善的捕获和分析方案。
他重新敲击起键盘,清脆的哒哒声,在寂静的地下深处再次响起,固执而清晰,仿佛在向那无边的黑暗与寂静宣告:
我,还在路上。
喜欢灵飞经:中微子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飞经:中微子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