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寝宫内,气氛凝重。太后面色铁青,云罗郡主手足无措地站在一旁。早朝时皇帝当众驳了太后面子,在云罗看来确实有失妥当。
朱厚烈踏进殿门时,脸上带着温和笑意:云罗也在啊。他与这位同父异母的妹妹素来相处融洽,但此刻云罗也因他早朝时的举动而面露不悦。
儿臣给母后请安。朱厚烈恭敬行礼。
张太后冷眼相待:皇上屈尊前来所为何事?这天下既是皇上的天下,何必来问老身这妇道人家的意见?
朝政本就不该劳烦母后操心。今日之事,儿臣不欲多言。母后能想明白自然最好,若实在想不通,儿臣也无能为力。
正如皇帝所言,他并不打算解释朝堂上的决策。但此刻却主动坐到太后身旁:母后须知,天子虽称真龙,说到底与常人无异。当年太祖皇帝不也是放牛娃出身?这皇位不过暂代罢了,何必如此较真?
此言一出,张太后顿时变了脸色。
张太后当即反驳:“什么叫不过是个代理皇帝?若这代理皇帝是皇子或宗室子弟,哀家绝无二话。但让内阁首辅顶着代理皇帝的名号,成何体统?”
“如此安排,朝中再无人能制衡杨首辅。待他大权独揽之日,你这皇帝怕是要被彻底架空!是,你说不在乎皇位。可你不在乎,朱明列祖列宗在乎!”
朱厚烈对张太后始终保持着礼数。
幼时记忆里,这位嫡母执掌后宫时待人和善,对他这些庶出皇子反而比亲生子更关照。 ** 十三位皇子中,太后所出虽占八人,但分给其他皇子的关怀却更多。
正因如此,即便朱厚烈血洗夺位时,也未动张太后分毫。
他们之间,终究存着几分母子情谊。
纵然朱厚烈手刃太后亲子,这位深明大义的妇人竟未生怨怼。早在朱厚照暴毙时,她就已看透皇家宿命——连朱厚烈这等庶子都活得艰难,何况其他龙子凤孙?
在朱家宗庙前,张太后堪称贤媳典范。
她心中装的,从来只有朱氏江山。
见太后情绪激动,朱厚烈语气转柔:“母后,人各有志。朱厚照贪 ** 色,朕所求的却是四海归一、百姓安康。欲成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事。”
“让杨首辅独掌朝纲确有利弊。但朕常需御驾亲征,若无强臣坐镇,如何震慑群臣?朝堂不稳,朕怎能安心开疆拓土?”
朱厚烈一番话让张太后陷入沉思。
她暗自思忖,眼前这位 ** 与当年的永乐帝确有几分相似。
永乐一生戎马倥偬,其赫赫战功在历代 ** 中罕有匹敌。如今朱厚烈同样醉心开疆拓土,若论军功,只怕永乐也要逊色三分。
但永乐胜过朱厚烈之处,在于征战之余仍能勤理朝政。反观朱厚烈常年离宫,政务难免荒疏。
好在这位天子还算明智,将朝政全权托付杨首辅执掌。此举虽有利处,隐患却也不小——自古 ** 鲜有赋予首辅如此大权者。
权柄过重易生异心,届时恐难制约。但朱厚烈偏偏反其道而行,他笃信杨首辅掀不起风浪。即便真有不测,他也有把握重掌大权。若果真阴沟翻船,那也是自己技不如人。
皇儿说得是,这江山既在你手,自然由你做主。张太后轻抚衣袖,哀家不过白劝几句,既然无用,也不必多费唇舌。
她顿了顿,终是忍不住提醒:只是皇上需谨记,刚极易折。说罢竟觉释然——连当事人都不在意龙椅,她又何必庸人自扰?
能安居太后之位已属万幸,朱厚烈的事,终究不便多管。
皇上此番前来,想必另有要事?张太后忽然话锋一转。
好的,
御书房内,朱厚烈放下手中奏折,对端坐一旁的张太后说道:母后,儿臣有件事要与您商议。
皇儿但说无妨。
儿臣欲册立皇妃。虽是初次纳妃,但礼数不可废,需得隆重操办。
听闻皇帝要纳妃,张太后顿时精神一振。
如今这后宫确实太过空寂。
对皇室而言,延续血脉乃头等大事。
尤其像朱厚烈这般动辄御驾亲征的 ** 。
这般行事,谁知何时会马革裹尸?
留下子嗣实属必要。
张太后暗自思忖,以皇帝现状,更该早日立储。
待太子年岁稍长,便可逐步接管朝政,不必再将大权尽付杨首辅之手。
想到此处,张太后眉开眼笑:不知皇儿相中哪家闺秀?
前朝汝阳王之女,敏敏·特穆尔。朱厚烈答道。
听闻是蒙元贵女,张太后顿时眉头紧蹙。
显然对外族女子颇为排斥。
虽无法阻拦皇帝纳妃,但若诞下皇子是否立为太子,还需从长计议......
平定蒙元后,朱厚烈未行屠戮之事。
如今蒙元虽改旗易帜,权柄仍握在旧贵族手中。
对此结果,蒙元各部尚能接受。
然此非常久之计,朱厚烈断不会将云州权柄永付外族。
云州乃新拓疆土,朱厚烈极为重视,誓要治理得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综武:废柴皇子庞邀月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