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夜,在塞纳河的波光里流淌着胜利后的微醺。然而,“归处”团队下榻的酒店套房里,空气却凝重如砚台里化不开的浓墨。
金十三带来的消息,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庆功宴虚幻的泡沫。
“云隐在双年展丢了面子,绝不会善罢甘休。”金十三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扫过在场的陈长安、苏青瓷、秦望舒和刚刚情绪稳定下来的小军。“林薇的风格,我了解。她擅长多线作战,正面打压不成,必然会从侧面寻找更脆弱的突破口。”
陈长安站在落地窗前,背影挺拔,却透着一丝疲惫。窗外是璀璨的“光之城”,但他眼中映出的,却是远在万里之外,西安古城墙下沉静的夜色。“她下一步会从哪里入手?”他的声音冷静,听不出波澜。
“几个可能的方向。”金十三走到茶几旁,用手指蘸了杯中冷水,在光洁的桌面上划下几道水痕,“第一,法律层面。他们可能会利用国际知识产权规则的复杂性,申请对‘归处’系列作品的‘原创性争议’进行调查,哪怕最终无法成立,也能有效拖延我们后续的商业合作和品牌拓展。”
“第二,供应链。苏总在临潼的民宿扩建工程,以及老陈那边的窑口,所需的特殊建材和釉料,供应链是否稳固?林薇完全有能力通过资本手段施加影响。”
“第三,也是我最担心的…”金十三顿了顿,看向苏青瓷,“个人。林薇擅长攻击人的情感软肋。苏总的过往,秦教授学术圈的人脉关系,唐小姐的家庭…都可能成为目标。”
苏青瓷静静地坐在沙发里,手中捧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清茶。听到这里,她抬起眼帘,眸色沉静如水:“我的过往,清白如水,无惧风霜。望舒学术清誉,自有公论。乐知…她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坚韧。”她话锋微转,“倒是老陈的窑口和金十三你刚才提到的釉色配方,是眼下最实际的隐患。”
秦望舒推了推眼镜,理性的光芒在镜片后闪烁:“金先生,你之前提到老陈师父的釉色配方…云隐是否已经掌握了确凿的、对他们不利的证据?比如,你提到的邮件记录?”
金十三深吸一口气:“这正是关键。我潜伏在云隐内部时,隐约听说过一份被称为‘朱雀计划’的加密档案,里面可能包含了当年云隐技术总监与老陈的大徒弟之间,关于釉色配方‘交流’的邮件往来,以及可能的资金转账记录。但这份档案的具体位置和访问权限,极其严密,我尚未得手。”他看向陈长安,“而且,我怀疑我的身份…可能已经引起了林薇的警觉。这次双年展,她派来的人,看我的眼神不对。”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小军猛地抬起头,眼圈还是红的,声音却带着一股狠劲:“他们要来明的,咱们就跟他们干!要玩阴的…”他攥紧了拳头,却被苏青瓷一个温和的眼神制止。
“小军,”苏青瓷声音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还记得《重生之境》吗?破碎本身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将碎片重塑,让伤痕成为新的风景。”她转向众人,“当务之急,是两件事。第一,确保国内大本营,尤其是老陈窑口和临潼民宿的稳定。第二,拿到那份‘朱雀计划’的档案。”
陈长安终于转过身,目光锐利地落在金十三身上:“拿到档案,你有几成把握?”
金十三苦笑:“如果我的身份尚未暴露,有三成。现在…可能不到一成。而且风险极大。”
“一成,也值得一试。”陈长安语气果决,“但不是你一个人去。我们需要一个计划,一个能吸引林薇大部分注意力,为你创造机会的计划。”
秦望舒立刻领会:“声东击西?我们可以利用双年展后续的学术论坛和媒体采访,高调宣布‘归处’的下一步计划,比如与欧洲某知名博物馆的合作意向,或者启动一个大型的‘非遗数字档案库’项目。将云隐,尤其是林薇的视线,牢牢钉在巴黎。”
苏青瓷点头:“此计甚好。同时,我们要立刻联系赵安邦,让他加强对老陈窑口和临潼项目的安保与供应链排查,防患于未然。”
计议已定,众人立刻分头行动。秦望舒连夜联系相熟的学者和媒体,草拟声明。陈长安走到阳台,拨通了越洋电话,那头传来赵安邦带着睡意却瞬间清醒的粗豪嗓音。
苏青瓷则轻轻走到金十三面前,从随身的锦囊中取出一个比之前更小、更古朴的青瓷小瓶,递给他。“这里面不是金粉,”她低声道,“是些安神的香料,必要时,或许能让你冷静。十三,万事小心。证据重要,但你的安全更重要。”
金十三接过尚有她指尖余温的小瓶,重重颔首,身影迅速消失在酒店走廊的尽头。
巴黎的夜色更深了。
---
接下来的两天,秦望舒成为了“归处”在巴黎最耀眼的面孔。她在学术论坛上,以《数字时代下的非遗传承与商业伦理》为题,发表了犀利演讲,不点名却精准地批判了云隐模式的弊端,并高调宣布了“归处”将与卢浮宫装饰艺术部联合开展“东方器物美学深度研究项目”的意向(虽然后续细节待定,但声势已然造出)。各大艺术媒体争相报道,将“归处”的热度推向新的高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归处是长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归处是长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