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的1集群主力也在同时集合,两集群的车队在荒原上分别形成一条长达5公里的钢铁洪流。上午9点30分,随着攻城坦克的引擎轰鸣,车队正式出发。
维京战机率行动,120架战机分成6个编队,在车队上空500米处巡航,雷达扫描半径扩大至20公里,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发出警报。最外侧的编队由20架维京战机组成,它们保持着100米的间距,机翼下的兰泽尔飞雷处于待发状态,驾驶员通过头盔显示器密切关注着空中情况——昨日的战斗虽然没有敌方空军单位,但仍然让他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哪怕此刻战场已无绿皮,也必须防范可能出现的未知威胁。
车队的先锋是恶火战车,它们的速度能达到每小时70公里,轮胎在荒原上留下两道平行的辙痕。驾驶员们穿着轻量化的CMC-200装甲,头盔上的战术目镜能显示车队的实时位置,他们时不时减速观察地面,防止遗漏任何潜在的危险——比如未引爆的炸药包或是绿皮残留的陷阱。
恶火战车后方便是攻城坦克,300辆A攻城坦克整齐地排成20列,有的坦克驾驶员正在检测坦克的通讯系统,确保能随时与指挥车保持联系;还有的拿出压缩口粮,撕开包装后小口咀嚼——这是出发前医疗兵特意嘱咐的,长途行军中不能空腹,否则容易引发低血糖。
“队长,你说主基地的伙食会不会比压缩口粮好点?”坐在角落的新兵泰勒小声问,他的C-14步枪放在腿上,旁边的L-402笑了笑,他正用抹布擦拭步枪的枪管,听到泰勒的话后抬头:“肯定比这好,主基地有营养膏生产线,还有热汤——上次回去我喝了三大碗,你到时候可得多喝点,补补体力。”
泰勒点点头:“那么美味的热汤,我来了!。” L-402拍了拍他的肩膀,动力装甲的手套传来轻微的震动,“好小子,等一下多喝几碗。”
运输机内的气氛渐渐轻松起来,士兵们开始聊起主基地的生活:有的说主基地的医疗站有最先进的修复舱,能快速治好战斗留下的旧伤;有的说机械师们会给载具做全面保养,下次出战时肯定更顺手;还有的说主基地里兵营的休息室里有很多科普卢星区的故事书,能了解到以前的历史。这些琐碎的话题像一缕缕阳光,驱散了战后的疲惫,让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期待。
歌利亚行驶在坦克纵队之间,歌利亚的机械腿每迈出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25毫米机炮的炮管偶尔会轻微转动,像是在观察周围的环境,驾驶员们在机甲内部进行最后的检查,确保机甲的液压系统与武器系统都处于最佳状态。
“还有多久到主基地?”雷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温水,他的眼底有淡淡的血丝,昨日的指挥工作让他只睡了不到3小时,但精神依旧饱满。
副手卢卡看了眼沙盘上的时间:“大概还有4小时,按这个速度,下午3点左右能到。留驻部队刚才发来汇报,防御工事已经完成70%,SCV正在安装最后一批导弹塔的锁定模块,一切顺利。”
“那就好。”雷点点头,目光落在沙盘上的主基地标记,“指挥官应该已经在等我们了,这次的战果虽然不错,但受伤的也不少,得好好汇报一下。”
卢卡沉默了片刻,手指在沙盘上划过代表受伤士兵的黄色光点:“重伤员已经用运输机送回去了,医疗站应该在全力救治,希望他们能尽快康复。”
运输机外荒原的景色渐渐变化,从枯黄的草地变成了稀疏的森林,树木的枝干上还留着战争的痕迹——有的树干被炮弹炸断,有的树皮上布满弹孔。车队驶过森林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装甲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像是给钢铁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下午2点,车队驶出森林,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主基地的轮廓。主基地的外墙是高达10米的凯达琳合金墙,墙上的导弹塔密密麻麻,雷达天线在顶端不停旋转;基地内部的建筑整齐排列,医疗站的红十字标志格外显眼,重工厂的烟囱冒着淡淡的白烟,外围地堡的窗户里能看到士兵们的身影——他们是负责基地防御的部队,正朝着归来的车队挥手。
“准备进入基地!”雷对着通讯器喊道,车队立即减速,按照预定路线驶向基地的东门。东门缓缓打开,门口的卫兵对着车队敬礼,他们的C-14步枪举在胸前,眼神里满是敬佩——这些归来的士兵,刚刚在战场上赢得了一场硬仗。
下午3点整,车队全部驶入主基地,停在中央广场上。陆战队员们有序地在空地中走出运输机,列队前往广场上,阳光洒在他们的装甲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最前方的运输机打开舱门,雷与卢卡走下车,他们的动力装甲上还留着战斗的痕迹,但身姿依旧挺拔,朝着指挥中心的方向走去——那里,指挥官正在等着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科普卢到40k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