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立正敬礼:“收到,指挥官!我会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让新兵在3天内达到实战标准。”
奥古斯都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那么,战术就这么定了——5天后清晨6点,部队在南门集结,向西南气泉发起进攻。这5天,每个人都要确保自己的任务到位,不能有任何差错。”
“是,指挥官!”众人齐声回应,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带着不容动摇的决心。
作战会议结束后,基地的节奏瞬间提升到极致——兵营的训练声、重工厂的轰鸣声、SCV的机械运转声交织在一起,焦土上的钢铁营地仿佛变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为5天后的进攻积蓄力量。
兵营训练场中米勒将100名新陆战队员分成10个小队,每个小队编入5名老陆战队员担任小队长,直接采用“以战代练”的模式——每天清晨6点,小队就带着模拟弹药出发,前往基地西侧的“模拟绿皮营地”(用金属板搭建的简易工事)进行攻防演练。
“L-217,注意你的侧翼!”老陆战队员凯伦一把将新兵按倒在地,一枚模拟炮弹在他们刚才的位置炸开,扬起一片焦土,“绿皮不会只从正面进攻,他们会从你想不到的地方冲出来,时刻保持警惕!”
演练的场景完全复刻雷描述的气泉地形:模拟营地周围设置了3座低矮的“丘陵”,北侧有一道1米高的“金属栅栏”,东侧摆放着6台废铁造的战车作为“兽人战车”模型。每天的演练分为三个阶段:
- 突破阶段:火蝠小队用火焰喷射器烧开“栅栏”,陆战队员紧随其后,在3分钟内肃清“栅栏”后的10个“绿皮靶”;
- 分割阶段:陆战队员向“南侧兵营”发起冲击,火蝠则守住“碎石地”,阻止“东侧战车”的模拟进攻;
- 清缴阶段:医疗兵在“碎石地”边缘设立医疗点,陆战队员与火蝠协同,清除剩余的“绿皮靶”,同时模拟救治“伤员”。
第三天下午,最后一次模拟演练开始。当雷带领的小队只用2分40秒就突破“栅栏”,并在5分钟内完成“南侧兵营”的肃清时,米勒在观察台上点头:“很好,现在的水平,足够应对实战了。”
当天傍晚,100名新陆战队员全部通过考核,与老队员混编组成28个作战小队(每队10人);30名火蝠分成5个小队,每队6人,负责火焰压制;48名医疗兵分成12个医疗小队,每队4人,配备便携医疗站和抗腐蚀药剂。
与此同时,基地内的虚空生成舱再次启动——一号、二号舱全力生产新陆战队员,5分钟1名,300名的生成计划需要持续25小时;三号舱生产火蝠的同时,重工厂的备用生产舱开始组装歌利亚,6台歌利亚的生产周期为36小时,由马克负责监督。
“L-301,别发呆!”马克在兵营广场上咆哮,刚生成的新兵还在适应装甲,“3天后你们就是基地的防守力量,现在开始,每小时10公里装甲跑,跑不完就别想吃饭!”
2. 重工厂:钢铁巨兽的最后调试
汤姆几乎把家搬到了重工厂——他带领10名机械师,24小时轮班,优先完成4台攻城坦克的量产和抗腐蚀装甲的加装。
第二天清晨8点,第二台攻城坦克(编号B-002)下线,机械师们立刻围上去,将提前准备好的抗腐蚀合金板焊接在车身关键部位。“这些合金板里添加了15%的高能瓦斯提取物,能抵御绿皮腐蚀武器的侵蚀。”汤姆拿着扳手,亲自检查焊接点,“每一块板都要焊牢,不能有任何缝隙,否则腐蚀液渗进去,发动机就废了。”
第三天中午,4台攻城坦克全部完成抗腐蚀装甲加装,并排停在重工厂前的空地上。汤姆启动火控系统的地形校准模块,让每台坦克的主炮对准3000米外的模拟战车靶:“B-001,发射穿甲弹!”
“砰!”一枚银色的穿甲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靶心,将模拟战车的“主炮”炸成碎片。AI的声音立刻响起:“命中率87%,弹道修正误差0.5米,符合实战标准。”
歌利亚的抗腐蚀装甲加装也在同步进行。4台歌利亚被吊到重工厂的维修平台上,机械师们将肩部的高斯炮和导弹发射器拆下,在装甲内侧加装一层抗腐蚀涂层,再重新组装。“G-001,测试导弹发射!”汤姆按下控制台的按钮,歌利亚肩部的导弹发射器喷出一道白烟,一枚训练弹落在1000米外的靶场,“武器系统正常,抗腐蚀涂层附着力98%。”
此外,汤姆还专门为3台随行的SCV改装了“快速维修模块”——SCV的机械臂上加装了便携焊枪和抗腐蚀密封胶,能在战场上快速修复攻城坦克和歌利亚的装甲破损。“这些SCV是我们的移动维修站,必须确保它们的安全。”汤姆对负责SCV调度的工程师说,“给它们加装轻型装甲,能抵御绿皮步枪的射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科普卢到40k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科普卢到40k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