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那句“此一问,算你过了”的余音,仿佛依旧在星辉缭绕的殿宇中回荡,带着一种抚平灵魂褶皱的力量。林风深深吸了一口气,先前沉溺于幻境带来的心悸与挣扎,如同被清凉的泉水洗涤过,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明与坚定。
勘破“平凡幸福”的虚妄,并非意味着他摒弃了过往的一切,而是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不是被动接受命运安排的安稳,而是主动探寻真相、掌握力量的征途。这“问心”之关,洗去的不仅是他一时的迷茫,更是内心深处那份对未知的怯懦与对舒适的留恋。
“心念已定,可堪载道。”星空深处,元始天尊宏大而平和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林风的思绪拉回当下,“然,道为力之本,力为道之用。不明道之真谛,纵有移山倒海之力,亦如盲人执炬,终将焚身。第二问,为‘问道’。”
随着天尊的话音,周遭运转的星辰轨迹陡然加速!无数星光明灭闪烁,如同宇宙诞生之初的呼吸。林风发现自己并未被拉入新的幻境,而是依旧置身于这片星空大殿之中。但不同的是,他的意识仿佛与这片星空连接在了一起,无数关于“道”的信息、感悟、疑问,如同浩瀚星河,直接涌入他的脑海。
“道可道,非常道……”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从老子的《道德经》到庄子的《逍遥游》,从儒家的天人感应到佛家的缘起性空,无数先贤对于宇宙、人生、规律的思考与阐述,在他脑中轰鸣碰撞。这些是他作为考古系学生曾经接触、背诵甚至研究过的文字,但在此刻,在这玉虚宫的问道殿内,在元始天尊的引导下,这些文字仿佛活了过来,褪去了后世注解的尘埃,显露出其最初、最本源的含义。
然而,这些浩如烟海的道与理,彼此之间并非完全和谐统一,甚至存在矛盾与冲突。何为天道?是恒常不变的铁律,还是变动不居的流程?是仁慈的庇护,还是冷酷的规则?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林风感到自己的脑袋仿佛要炸开,信息过载的胀痛感让他眉头紧锁。他试图去理解,去梳理,去抓住一个核心,却发现如同徒手捕捉流水,越是用力,越是空无所得。
“不必强求理解所有。”天尊的声音适时响起,如同指路的明灯,“万法殊途同归,皆是对‘本源’的描摹。汝且看——”
随着天尊的指引,林风的“视线”被引向了星空中的某一处。那里,原本按照既定轨道稳定运行的一片星辰,突然毫无征兆地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一颗巨大的恒星猛然膨胀,将其附近的行星吞噬湮灭;一条原本稳定的星轨因未知的引力扰动而断裂,无数星体偏离了亿万年的路径,或相互碰撞,或坠入虚无;一片原本死寂的星云,却在一次意外的能量爆发中,孕育出了全新的生命波动……
生与死,成与住,坏与空,秩序与混沌……在这片被加速了亿万倍的星域中,以前所未有的直观和残酷方式,上演着宇宙最本质的规律。
“此即为‘无常’。”天尊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只是陈述着事实,“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道运行,不以任何个体之意志为转移。昨日繁花似锦,今日或许便是断壁残垣;今日蝼蚁偷生,明日或许便能撼动大树。此乃天地之常理,亦是‘道’之一面。”
林风震撼地看着那片星域的剧变,毁灭与新生在眼前交替,一种巨大的渺小感和无力感涌上心头。在这样的“天道无常”面前,个人的努力、情感、甚至生命,似乎都显得微不足道,如同尘埃。
“若天道如此无常,如此冷酷,那奋斗有何意义?守护有何价值?一切终将归于虚无,不是吗?”林风忍不住问出了心底最深的困惑,这与他刚刚在“问心”关中确立的“想要守护”的信念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痴儿。”天尊的声音似乎带上了一丝极淡的叹息,“只见其‘无常’,未见其‘有常’。无常是变易,有常是法则。星辰生灭无常,然引力、能量、物质转化之法则有常;四季更迭、沧海桑田无常,然阴阳消长、五行生克之规律有常。”
随着话语,那片剧变的星域景象再次变化。在无数混乱的毁灭与新生之中,一些恒久不变的“线条”开始显现。那是引力的轨迹,是能量的流向,是时空的波纹,是构成一切变化底层逻辑的、永恒不变的“法则”。如同汹涌大海下的洋流,如同变幻风云背后的大气环流。
“无常,是表象,是万物在法则框架内的无限可能。而有常,是根基,是维系宇宙不至于彻底陷入绝对混沌的基石。”天尊缓缓阐述,“执着于表象之‘常’,便会固步自封,为变化所摧毁;洞悉表象之‘无常’而把握底层之‘有常’,方能于变局中寻得契机,于毁灭中窥见新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双界封神:梵天与盘古的遗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双界封神:梵天与盘古的遗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