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月乙亥日,北魏侍中、太宰、阳平王杜超被手下人杀死。
六月,北魏北部百姓杀死立义将军衡阳公莫孤,率领五千多村落向北逃去。北魏派遣军队追击,追到漠南,杀死了他们的首领,将残余的人迁徙到冀、相、定三州,作为营户(编入军籍的民户)。
吐谷浑王慕利延兄长的儿子纬世,与北魏使者谋划投降北魏,慕利延杀死了纬世。当月,纬世的弟弟叱力延等八人逃奔北魏,北魏任命叱力延为归义王。
这时,沮渠无讳去世,他的弟弟沮渠安周继位。
北魏自从进入中原以来,虽然较多采用古代礼仪祭祀天地、宗庙和各路神灵,但仍保留着原来的习俗,祭祀的胡人神灵数量很多。崔浩请求只保留符合祭祀典章的五十七处祭祀场所,其余重复的以及地位较低的神灵祭祀场所全部废除。北魏君主听从了他的建议。
秋季七月癸卯日,北魏东雍州刺史沮渠秉图谋反叛,被处死。
八月乙丑日,北魏君主在河西狩猎,尚书令古弼留守都城。君主下诏让古弼提供肥壮的马匹给狩猎的骑兵,古弼却把瘦弱的马匹都给了他们。君主大怒,说:“这个‘笔头奴’竟敢对我指手画脚!我回到皇宫后,先杀了这个奴才!”古弼的脑袋尖,所以君主常把他称作“笔头”。古弼的下属都十分惶恐,担心会受牵连被处死。古弼说:“我作为臣子,不让君主沉迷于狩猎,这个罪过还小;如果不防备意外情况,导致军队和国家所需物资匮乏,那罪过就大了。如今柔然正强大,南方的敌人还没消灭,我把肥马供给军队,瘦马供给狩猎使用,是为国家长远考虑,即便因此而死,又有什么可惜的!况且这是我自己做的决定,与你们无关,不必担忧。”君主听说后,感叹道:“有这样的臣子,真是国家的珍宝啊!”于是赏赐古弼一套衣服、两匹马和十头鹿。
又有一天,北魏君主又在山北狩猎,捕获了几千头麋鹿。他下诏让尚书省调派五百辆牛车来运送。诏令派出后,君主对身边的人说:“‘笔公’肯定不会给我调牛车,你们不如自己用马运走这些麋鹿。”于是就率军返回了。走了一百多里后,收到了古弼的奏表,奏表中说:“如今秋季的谷物已经成熟,悬挂在穗上,麻和豆类遍布田野,野猪、鹿等野兽正在偷吃,飞鸟大雁也在啄食,再加上风雨侵蚀损耗,每天的损失都要增加三倍。请求陛下怜悯百姓,延缓运鹿的事,让百姓能先收割运送粮食。”君主说:“果然像我说的那样,‘笔公’真可以说是国家的忠臣啊!”
随后,北魏君主派遣员外散骑常侍高济前往南朝宋访问。
戊辰日,南朝宋任命荆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荆州刺史。起初,文帝认为刘义宣没有才能,所以不重用他;会稽公主多次为刘义宣求情,文帝不得已才任用他。文帝先赐给刘义宣一封密诏,告诫他说:“刘义季(字师护)在荆州任职已久,近来上表请求返回朝廷,如今我打算批准他的请求,由你接替他的职位。刘义季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功绩,但能洁身自好、节俭用度,胸怀宽广、待人诚恳,不纵容下属,在荆州名声很好,当地官民都能安心,议论此事的人也没有提议调走他。如今调换你们的职位,主要是因为你和刘义季年纪相仿,想让你们各自考验一下自己的能力。你到荆州后,如果有一件事做得不如刘义季,不仅会对荆州地区的稳定造成极大阻碍,而且关于这次职位调动的非议,最终都会归罪到我身上。要做好这件事其实也不难,你只要努力,不要让别人再产生议论就好!”刘义宣到荆州任职后,努力自我督促,把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
庚辰日,南朝宋会稽长公主去世。
吐谷浑的叱力延等人向北魏请求派兵讨伐吐谷浑王慕利延,北魏君主派遣晋王拓跋伏罗统领各路军队进攻慕利延。
九月甲辰日,南朝宋任命沮渠安周为都督凉、河、沙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河西王。
丁未日,北魏君主前往漠南,准备袭击柔然,柔然敕连可汗远远逃走,北魏君主于是停止进军。不久,敕连可汗去世,他的儿子吐贺真继位,号称处罗可汗。
北魏晋王拓跋伏罗抵达乐都后,率领军队从小路袭击吐谷浑,到达大母桥。吐谷浑王慕利延十分震惊,逃奔白兰,慕利延兄长的儿子拾寅逃奔河西;北魏军队斩杀五千多人,慕利延的堂弟伏念等人率领一万三千个村落投降北魏。
冬季十月己卯日,南朝宋任命左军将军徐琼为兖州刺史,大将军参军申恬为冀州刺史。将兖州的治所迁到须昌,冀州的治所迁到历下,申恬是申谟的弟弟。十二月丙戌日,北魏君主返回平城。
这一年,北魏沙州牧李宝入朝觐见北魏君主,北魏将他留在都城,任命他为外都大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资治通鉴新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