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也说到:高祖因为自己的骄傲而失去了臣子,贯高因为自己的狠毒而害死了君主。贯高谋反,这是高祖的过错;张敖失去封国,这是贯高的罪过呀。?
在处理完赵王的事情后,皇帝下了一份诏令:丙寅年以前的罪犯,全部赦免,但是被判处死刑的除外。这让那些犯了轻罪的人又有了重新做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二月的时候,皇帝结束了洛阳的旅行,开始返回长安。?
遥想当年,皇帝颁布诏书:赵国的群臣和宾客们,有谁敢跟随赵王张敖的,一律处以灭族之刑!然而,郎中田叔和门客孟舒却毫不畏惧,毅然决然地剃去头发,戴上枷锁,甘愿充当赵王的家奴,随他一同赴难。后来,赵王张敖得以获释。皇帝对田叔和孟舒的忠诚深为赞赏,特地召见他们。经过一番交谈,皇帝惊讶地发现,这两人的才能竟然远远超过了朝廷中的其他大臣。于是,皇帝当机立断,任命田叔为郡守,孟舒为诸侯国的相国。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夏天,六月,乙未日这一天,天空中出现了日食现象。
同年,丞相萧何被正式任命为相国。公元前197年的夏天,五月,太上皇在栎阳宫与世长辞。秋天,七月,癸卯日,太上皇的遗体被安葬在万年。楚王、梁王都亲自前来送葬。为了表示对太上皇的敬重,皇帝特意赦免了栎阳的囚犯。?
定陶有个叫戚姬的女子,生的那是十分美丽,深受皇帝的宠爱,受到皇帝的宠幸没多久就生下了赵王刘如意。皇帝认为太子刘盈的性格有些软弱,觉得刘如意更像自己,就更加的宠爱他;虽然刘如意被封为赵王,但皇帝常常将他留在长安。皇帝去关东时巡游时,戚姬也随行侍奉,戚姬就天天在皇帝面前哭泣,希望皇帝能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由于年老色衰,常常留守长安,与皇帝的关系那是越来越疏远了。皇帝由于宠爱刘如意,又加上戚姬的一直吹枕边风,就想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大臣们听后,那是纷纷反对呀,但是呢,没人能够说服皇帝改变想法。御史大夫周昌在朝廷上极力反对废太子,皇帝就问他:你有什么理由反对呢?周昌因为口吃,意思没法清晰的表达出来,情绪又非常的愤怒,只能无奈的说到:陛下,臣口才不好,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理由,但臣坚决认为不可废太子!陛下要是坚持废太子,臣绝不奉诏!皇帝听他说完后被气笑了。这时吕后在东厢房偷听皇帝和大臣们的议论,议论结束后见到周昌,赶忙跪下感谢他说:要不是你的劝谏,太子就被废掉了!当时赵王刘如意才十岁,年龄小,又没有自己的班子,皇帝担心自己死后刘如意的安全无法保证,就十分的担忧。这时符玺御史赵尧看出了皇帝的忧虑,就建议为赵王安排一位性格强势的相国,这个人一定是吕后、太子和群臣都敬畏的人。皇帝严肃的问到:你认为朝中大臣谁最合适呢?赵尧正色说道:陛下,臣以为只有御史大夫周昌可以担任这个职位。于是皇帝便任命周昌为赵国的相国,让赵尧接替周昌担任御史大夫一职。?
想当年,皇帝任命阳夏侯陈豨为相国,让他监管赵、代两地的边军;陈豨接受皇帝的任命准备去上任。临走之际,陈豨前去向淮阴侯韩信辞别,韩信就拉着他的手,避开了旁人,与他一起在庭院中散步,突然韩信就仰天叹息说:我可以和你说些话吗?陈豨想都没想就抱拳说道:但凭将军吩咐!韩信严肃的说:你所管辖的地方,有天下最精锐的士兵,而你又是陛下信任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你谋反,陛下一定不会相信;要是第二次告发,陛下就会怀疑你;假若有第三次告发,陛下必定会亲自率军讨伐你。这时我在京城为你策应,这样天下就可图了。陈豨呢,一向非常佩服韩信的才能,便毫不犹豫相信了他,说道:谨遵将军的教诲!陈豨这个人非常仰慕魏无忌养士的风范,担任相国镇守边疆的时候,有一次请假回家探亲,路上经过了赵国,因为随行的宾客有一千多辆车,把邯郸的官舍都住满了。赵相周昌看到这个情况,就请求面见皇帝,给皇帝说陈豨宾客众多,又手握重兵多年,这样下去恐怕会发生变故呀。皇帝听完就派人前往代地,秘密的调查陈豨的宾客在代地的违法行为,竟然发现许多事都牵连到了陈豨。陈豨对此感到十分的恐惧,有点不知所措。就在这个时候韩王信派王黄、曼丘臣等人前来为他分析利弊,劝他造反,陈豨一直犹豫不决。在太上皇去世后,皇帝召陈豨回京述职,陈豨就称病没有去,他怕自己去了回不来了。九月的时候,陈豨就与王黄等人一同造反,自立为代王,带兵劫掠赵、代两地的百姓。皇帝在得知这个消息候,怒骂道:陈豨小儿,竟然敢造本大爷的反,看我不拿你的狗头祭我军旗,于是亲自率军前往讨伐。大军到达邯郸后,皇帝看到陈豨的排兵布阵,高兴地说道:陈豨这个小子,竟然不占据邯郸而去防守漳水,这小子成不了大事,我只需轻微动动手指就能拿下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资治通鉴新译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