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空漂泊:生存的枷锁
“远征者号”像颗沉默的陨石,在陌生星域边缘慢慢滑着。离开“万灵殿”那片又壮丽又死寂的空间已经一个多月,船里的时间仿佛被拉长了,处处裹着极度的疲惫和化不开的茫然。之前跟逻辑之影决战时的辉煌和决绝,早被现实生存的琐碎和艰难盖了过去。
能源是最紧的枷锁。主能源储备只剩18%,像垂死病人最后的心跳——每一次跃迁、每一次开护盾、甚至生命维持系统的循环,都在透支这点仅剩的“命”。非必要区域的灯早就灭了,舱内温度压在人类能扛住的最低限,合成食物的配给也减到只能维持基础代谢。以前舰内通讯热热闹闹的,现在只剩关于系统状态和航线修正的简短交流,多一个字都嫌费劲儿。
修复工作难到骨子里。雷克带着几个队员,几乎把飞船拆了个底朝天,找能用上的替代零件和材料。他们拆了部分非关键舱室的结构,想修修严重受损的左舷助推器,可没专用设备也没核心部件,进度慢得像蜗牛爬。飞船外壳上,被法则风暴和逻辑覆盖留下的诡异伤痕还在,看着就揪心,时时刻刻提醒他们之前面对的有多恐怖。
林浩大部分时间待在分析室,面前开着好几个屏幕:一边是简化到不能再简的“现实公式”模型,他得靠这个用最低能耗稳住飞船的基础物理规则;另一边是“心智壁垒”的架构图,得确保团队精神状态别在资源不够、前途不明的双重压力下崩了;还有个屏幕上,滚着从“万灵殿”带出来的、没破译的文明数据碎片——知识的海洋就在眼前,他们却像守着宝藏的乞丐,啥也拿不到。
顾北辰守在舰桥,目光大多落在导航星图上。那片代表未知的漆黑,现在成了他们唯一能去的地方。他心里清楚,不能一直这么漫无目的地飘着。
二、艰难的决定:联系故乡
“我们得试着联系‘彼岸港’。”一次核心成员会议上,顾北辰提出了这个压在每个人心头,却没人敢轻易提的话题。
舱里一下子静了。联系?咋联系?他们在哪儿?“彼岸港”还在吗?就算在,外面是不是还围着“援军”的舰队?一连串问题像冰冷的石头,砸在每个人心上。
“咱们的长程通讯阵列在逃的时候坏得厉害,功率还不到巅峰时的5%。”林浩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全是血丝,“而且我们没法确定自己的精确坐标,也不知道‘彼岸港’还在不在原来的位置。发广域广播讯号,又费能量,还可能……被不该听到的东西截了。”
他指的啥,谁都明白。宇宙里说不定还有别的威胁,或者……那个刚诞生的“新生意识体”,谁知道它会干啥。
“但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主动做的事。”顾北辰的声音很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劲儿,“我们不能一直躲着。得知道故乡咋样了,也得让可能活下来的人知道……‘逻辑之影’的威胁,已经变了。”
他看向阿杰。自从醒了,阿杰比以前更沉默,经常一个人待在观测窗边,一坐就是几小时,像在听宇宙深处没声音的交响乐。
“阿杰,你的感知……能帮我们选个相对‘安全’的发射方向不?或者提前预警可能的危险?”顾北辰问。
阿杰慢慢转头,眼神深不见底,像能穿透金属舱壁,看到时空的褶皱。“安全……是相对的。”他声音很轻,还带着种奇怪的共鸣,“我只能感觉到……一些‘流动’——能量的流动,信息的流动……我可以试试找条……‘噪音’少点,方向大概对着我们记忆里故乡的‘路’。”
这已经是目前能拿到的最好方案了。
三、讯号发射:渺茫的希望
定了主意,接下来就是紧张的准备。林浩和工程团队把剩下的通讯阵列修到最好,尽量提效率;能源部门小心翼翼地从本就不够用的储备里,划了一次短程跃迁的能量,给这次通讯用。
讯号内容改了又改,最后定成一段高度压缩的加密数据包——里面简单说了“远征者号”还在、队员大致情况、“逻辑之影”核心被“人性碑文”转化(暂时叫“新生意识体”)、威胁等级变了,还有他们当前大致的星域坐标。没求救,就只是说事实,还附了个一次性的量子加密信道标识符,方便回复。
发射的那一刻,舰桥里静得能听到呼吸声。所有人都盯着主屏幕上代表讯号强度的微弱光点——它像风中的烛火,在虚空中闪了一下,顺着阿杰指的那条看不见的“路”,消失在漆黑里。
能源读数瞬间掉了一小格。这一次发射,耗的能量够飞船正常航行了三天。
短暂的安静后,是更重的空虚和等待。
“现在……只能等了。”林浩松开攥紧的拳头,手心全是汗。
一天,两天……时间在压抑的沉默里溜走。被动传感器阵列开到最大,监听所有可能的频段,盼着那个渺茫的、来自故乡的回音。可除了宇宙背景辐射一直有的“嘶嘶”声,啥也没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烈焰玫瑰重生之逆袭人生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