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的古玩街,被灯笼照得像条火龙。老槐树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有兔子灯、鲤鱼灯,还有孩子们手绘的骨纹灯——是苏清月教他们画的简化版守陵人符号,说是能保平安。
陈默提着盏走马灯站在听骨轩门口,灯面上画着昆仑的雪、茶山的云、东营的黄河,都是他走过的地方。疯和尚从素面馆跑出来,手里举着个巨大的汤圆灯,糯米粉做的灯身还冒着热气:“刚蒸的,芝麻馅的,尝尝?”
“你这灯能亮吗?”陈默笑着戳了戳软乎乎的灯身。
“里面点了小蜡烛,保准亮!”疯和尚掏出火柴点燃,暖黄的光透过糯米灯身,映得他的脸像个圆滚滚的汤圆。
街坊们陆陆续续提着灯笼过来,张奶奶的灯笼上绣着“福寿康宁”,快递员小张的是盏摩托车灯,连医院的护工都带着那个小女孩来了,她手里举着个纸糊的骨苔灯,花瓣形状的灯罩上还粘着几颗星星贴纸。
“陈哥哥,我的灯好看吗?”小女孩仰着小脸,眼睛亮得像灯笼。
“好看,最亮的就是它。”陈默蹲下身,帮她扶正灯笼杆,骨纹印记轻轻发烫——他看到女孩梦里的光,原来就是此刻灯笼的暖黄。
猜灯谜的时候,苏清月在灯笼上写了个谜语:“骨中有魂,纹里有光,守着烟火,忘了过往(打一物)。”
街坊们猜了半天,有说“凡骨罐”的,有说“龙纹玉佩”的,最后是张奶奶猜中了:“是小默你这孩子啊。”
陈默愣了愣,苏清月笑着点头:“张奶奶说得对。”
他摸着胸口的骨纹印记,突然明白。所谓守护,从来不是抱着过去不放,是带着那些骨子里的记忆、烟火里的温暖,一步步走向新的日子。就像这灯笼,烧尽了灯油会灭,但明天总能再点起来,照亮新的归途。
夜里,大家在老槐树下放孔明灯。陈默在灯上写了行字:“愿昆仑无霜,茶山常青,人间有暖。”苏清月写的是“骨语寄情,烟火长明”,疯和尚的字最简单:“素面常热,故人常来。”
孔明灯升起来,带着无数人的念想,飘向夜空,像颗颗移动的星。小女孩指着最亮的那盏,拍手喊:“是我的骨苔灯变的!”
陈默望着孔明灯远去的方向,仿佛看到了玄老在昆仑招手,看到了槐婆婆在树下笑,看到了小白追着灯影跑。他们都没走,就藏在这灯影里,藏在这烟火中,陪着他,守着这人间。
灯影渐远时,疯和尚突然说:“明天素面馆煮元宵,黑芝麻馅的,管够!”
街坊们笑着应和,提着灯笼渐渐散去。陈默收拾着摊子,发现地上掉了片骨苔花瓣,是从女孩的灯笼上掉下来的,在灯笼光下泛着淡金。他捡起花瓣,夹进玄老的笔记里,做了片新的书签。
听骨轩的灯还亮着,映着春联上的“人间暖”,也映着博古架上的凡骨罐。陈默坐在柜台后,看着窗外的月光落在老槐树上,心里一片安宁。
他知道,这元宵的灯终会灭,但只要有人记得添灯油,记得提灯的路,这光就永远不会暗。就像他胸口的骨纹印记,只要人间还有值得守护的烟火,就会一直亮下去。
喜欢骨戒:剩余寿命730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骨戒:剩余寿命730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