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互道了一句晚安,李意浓和褚攸宁相识后第一件有默契的事情,就是不再往下聊。李意浓看到“不想听见”四个字时,瞬间后悔了今晚的多嘴多舌。褚攸宁把这四个字发送出去后,也瞬间后悔了今晚的敞开心扉。
半生不熟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人不想窥视太深,害怕自己太冒昧。另外一个人不想被窥视,害怕自己被同情。
手机被束之高阁去了各自的床头柜,李意浓和褚攸宁隔着并不算很远的距离,同时开始了相识后第二件有默契的事情,思考“漂亮的聋哑女孩为什么要自杀”,这个略显晦暗又十分后怕的问题。
李意浓的脑子里闪过了一些可能性。她觉得聋哑姑娘可能是厌倦了充满缺憾的人生,而且貌似和母亲特别不和睦。
20来岁的姑娘,生理与心理都是将熟未熟却自以为成熟的状态。不但要面临学业和社交的挑战,还要面对自我认知方面的挑战,大概是人生中心智和任务最不匹配的年纪。那么多关乎一生的大事都排着队,等着一位20岁的姑娘以“三分靠智慧,七分靠运气”的姿态去做选择、定取舍、下赌注。
李意浓也经历过20岁,知道思考 “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件苦差事。她和身边其他同龄人一样,会通过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兴趣爱好等等各种各样的维度去努力完成自我定义。试着对职业和生活做点规划,自然也试着消化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所带来的迷茫感。
以为自己能对社会规则、道德观念、情感关系拥有独立的判断,以为自己能摆脱家长的观点输出,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最容易受社交媒体、同龄群体影响的乌合之众。数不清摔了多少个大大小小的跟头,李意浓才在多元价值观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平衡点。
人和人生而不同,当然不会有两个一模一样的20岁。
如果说对精神平衡点的渴望占据了李意浓的20岁,那对亲密关系的渴望就正在占据褚攸宁的20岁。
对爱情有浪漫期待,说服自己去尝试建立恋爱关系,褚攸宁却还不懂得什么叫做情感共鸣,所以才会误以为前段时间那个与自己在交友APP服务器里相遇的人是爱情!
拓展、维护社交圈,本就是20岁姑娘成年后迎面而来的重大人生课题之一,但聋哑人的社交圈何其狭窄……与同龄群体建立深度联结,通过社交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这些普通人处理起来都有点吃力的事情,对她来讲更是难度系数加倍。
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位唯一和那份真爱,普通人尚且需要月老赏下来的好运气和自己的努力,聋哑姑娘呢?发现自己喜欢同性的聋哑姑娘呢?
褚攸宁眉眼如绘,双眸里有清澈的夜星,瞳仁中藏着甘甜柔光,偶尔笑一下便会有春日繁花绽于眼底。睫毛纤长,眨眼的刹那比蝶翼轻颤更惹人怜爱,发呆的瞬间又添出几分朦胧诗意。鼻梁秀挺,是耐看的远山轮廓,柔和而不失灵韵。双唇每每抿起时,都含着无声的絮语。
轻盈,纯粹,褚攸宁的气质比春日晨露更清透一点,比云端白絮更温柔一点,烂漫和温婉在她的身体中揉作一团,常常给旁人一种带着柔光滤镜的感觉。
叶书颐,褚攸宁的妈妈,这十几年来却最讨厌听见旁人夸女儿漂亮,因为所有溢美之词必然会用“真可惜”来做结束语!
母女,是人类社会中最玄妙的关系之一。再不和睦的母女,灵魂深处也是相通的。再对彼此有万般不满,颅腔深处也会长着六成相似度的杏仁核,从而对情绪记忆做出差不多的处理。所以褚攸宁也讨厌别人夸自己漂亮。
颜值比她逊色的女孩,都不吝惜在同性交友APP主页上放心大胆的展示精修美照,她却连一张也不上传。有种莫名其妙的幻想,幻想着服务器中存在一个懂她不怜她、爱她不嫌她的账号。
那天,大雪凝在云层之上,北京冷极了。褚攸宁站在约定的咖啡厅门口,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壳,很焦虑,也很甜蜜。同性交友 APP 里,气泡西柚的头像亮着,那串 “期待见面” 的消息,让她的心腌在蜜罐中。
气泡西柚就像是虚拟世界里的一束光……
那些关于电影的彻夜长谈,《爱在》系列的浪漫絮语,《海上钢琴师》的灵魂共鸣,让褚攸宁的心与服务器里的人越靠越近。暧昧像春日藤蔓,在字里行间疯长。
气泡西柚总说 “想见你”,褚攸宁却一次次回避。不在一座城市,课业很重,周末要回家……能找的借口,褚攸宁几乎全都用尽了。
直到她试探着袒露一些自己的缺陷给气泡西柚,对方一遍又一遍的回复“我不在意”,反复说着“我在意的是你”,终于发酵出她赴约见面的勇气!
推开玻璃门,气泡西柚看过来的一瞬间,褚攸宁眼睛亮起来。聊天框里闪烁过无数次的气泡西柚,变成了面露惊喜的真人,褚攸宁紧张又雀跃。这一刻,为对方加滤镜的人变成了褚攸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最难发音的名字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最难发音的名字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