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已是大月朝首富的李锦荣自然有底气这么对小孩儿说。
若是单有财富,李锦荣只是一介商户,那必然要防备财富被人觊觎,容易遭遇杀身之祸;可苏湛是定国公府世子,真正的武勋之首,还将通过科考更好入仕;再有这些年李锦荣经营的权势网,可以说苏湛是既有权势地位,还有令人艳羡的财富。
如此条件,他当然不必考虑联姻强强联合。
因而,李锦荣只想少年能得偿所愿,做到她刚穿过来时心中对原身的承诺;如今更不只是因为对原身的承诺,这些年的相处与呵护,小孩儿早得到了李锦荣的真心。
少年抱着娘亲的胳膊蹭啊蹭:“嗯,湛儿都记住了。”而后眼睛亮晶晶看过来:“娘亲你知道么,就连阿铮哥哥都说,湛儿有世间最好的娘亲呢!”
说到这个,少年可太自豪了;他最好的朋友加兄弟杨世铮,可是京都最令人嫉妒的世家少年,却也羡慕苏湛有世上最好的娘亲。
李锦荣好笑,摸摸少年发顶:“娘亲也有世间最贴心的孩子。”
车厢内氤氲起安心与温情,母子俩再未多言,只在心中感受这温情脉脉。
眨眼间,少年已经过了县试、府试、乡试,眼看着就要参加在京都的会试;从最初的县试开始,都是李锦荣陪着少年回到祖籍参加,每一场少年的发挥都极为稳定。
且每一场考试,少年的名次都控制在前三之内,却不是榜首,这也是李锦荣的意思;她深知少年的能耐,却为了他之后的仕途,要求他控制名次。
“湛儿要知晓,你出自武勋世家,还是小世子,若是你的风头太过反而不好。”
之前三世都曾生活在皇家,李锦荣已经很了解帝王心思;苏湛是定国公府小世子,若他再来个三元及第,只怕陛下会顾虑定国公府在军中的影响,即便授官应该也是在翰林院坐冷板凳。
因而,此时的苏湛最应该藏拙,但也不能名次太低;国公府小世子参加科考,本就被京都人瞩目,若是名次太低,容易成为笑柄,人们会说他不自量力,分明接受陛下恩萌便可。
只有将名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令陛下与天下人都能看到苏湛身有才学;却又不是那般令人艳羡与耀眼,如此,人们只会说看看人家小世子,分明有恩萌,却还如此谦虚好学。
陛下在授官时,便会更看重苏湛的才能,又考虑他身后有定国公府,可以震慑不少权贵之家的子弟···种种权衡之下,反而更容易给苏湛实权官职。
“咱们要的是稳扎稳打,要的是湛儿踏入朝堂能实现抱负,因而不必太过锋芒毕露。”
这些年自家娘亲已经成了大月朝首富,便是陛下也召见过几回,苏湛深信听娘亲的没错。
倒是定国公夫妻表示不满,分明自家孙儿才华惊艳天下,为何还要藏拙?
李锦荣哼笑:“爹娘也想想陛下对咱们府的忌惮。”
定国公手中还有西北十万大军,且如今边境安稳,陛下更容易猜疑;同意苏湛科考,便是李锦荣给皇家一个信号,定国公府的小世子将从文,无意西北军兵权。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咱们国公府几代掌兵权,若是家国不宁,陛下自当重用;可如今边境安稳,陛下亦重文抑武,湛儿从文,且低调些才可保证国公府昌盛。”
谢氏还想说什么,却被国公爷拦下;眸光闪烁,而后颔首:“确实如此,湛儿若是位列三甲,只怕陛下才会坐卧不安。”
如此,会试与殿试时都保持在二甲头名便可。
正如李锦荣所料,会试与殿试,苏湛都是二甲头名,陛下还特意在殿试时垂询,真正将这个国公府小世子记在心中;琼林宴之后授官,前三甲都去了翰林院,苏湛亦是如此。
但不过三月后,帝王亲下诏,令苏湛为京兆尹,掌管京都治安与其他事务;两年后,便又升任为大理寺少卿,此时的苏湛才及冠;既有在翰林院历练的经历,有了日后进入内阁的敲门砖,又有实政耀眼,让陛下对他更为看重。
苏湛成为大理寺少卿之后,也与他心爱的姑娘终于定下婚事;这姑娘也不是别人,正是赵知愿的长女;因苏湛、杨世铮几个小孩儿玩的好,这姑娘也从小跟在哥哥身后,可谓是与苏湛青梅竹马。
唯有谢氏不太满意这桩婚事,在她看来,自己的孙子不仅是国公府小世子,年少有为,还有李锦荣为他创下的那么多财富,自家孙子就是配公主也绰绰有余;恰好帝王也喜爱苏湛沉稳办差的行事,还真提起过想把自己的三公主下嫁,被李锦荣给婉拒了。
对于谢氏的这点不满,李锦荣都不用出面,自有定国公打消她的念头;若真叫湛儿尚公主,那才是定国公府的困局,将会如履薄冰。
既然不娶公主,陛下心中定有不满,就更不适合找太高的门第;恰好赵知愿的夫君也是侯府世子,家世不错,但又不是重臣,陛下便不会疑心国公府有结党之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