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说,李勇这处置手段真的惊到了李锦荣。
“大兄如此处置,阿耶虽难过,可为了大将军府定不会阻拦;阿娘呢,难道也不曾阻拦?”李锦荣更好奇的是这个,恐怕方氏连这个长子也会怨恨。
方才李毅不还说方氏如同被李意绵蛊惑了么,如此重的惩罚,怕是方氏当时便能与长子拼命。
到底还是少年,李毅骤然颓丧:“前日才回府,阿耶便与阿娘去了正院,吵了好久;而后阿耶便下令阿娘再不得踏出正院一步,对外便说养病,日后也只允大兄与我隔三日去请安。”
李锦荣恍然大悟,原来方氏回府便被禁足正院,难怪不曾阻拦,只怕她还不知处置李意绵之事;看来阿耶将她的话听进了心里,亦果断杜绝方氏日后闹事的可能。
显然李维也明白,不处置李意绵是养虎为患;处置李意绵,无论他们父子是谁,都将被方氏记恨;如此,大将军府日后别想有安宁日子过,才会有禁足方氏的做法。
而李毅如此颓丧,是心疼方氏这个阿娘;一辈子禁足在正院,实则相当于圈禁;且日后方氏只能见到这父子三人,儿媳是肯定见不到,孙儿能不能见到也要看她是否悔改···
心中赞赏李维行事果断,面上却要开解:“次兄也莫难过,阿耶允许你与大兄每隔三日去正院请安;到时你与大兄多劝说几次,又隔开了阿娘与李意绵,说不得阿娘能醒悟过来。”
再则,大婚不久李勇便该有子嗣出生;再疼爱亲女,方氏也会惦记长孙,难道她还能撑着一辈子置气?
如今正是富贵日子,方氏难道也甘心一辈子被关在正院?
就是装,她也能装出醒悟悔改的模样;又不是方氏恶毒,李维父子总会宽容些。
少年跟着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次兄不会怪我罢?”李锦荣藏不住话,直接问:“阿娘被罚,到底是因我而起。”
李毅惊呼:“锦儿乱想什么,这事怎能怪你!”
虽然心疼阿娘,可他也能分清是非好罢;当年抱错之事虽说是意外,但从条件上来说,享受神仙日子的是李意绵,京都尚书令府,多少人羡慕的富贵锦绣乡。
而他们当初还在苍狼关,气候恶劣不说,李家也不过四品守将,日子也就比常人富足一些;发现抱错之事后,李家已是京都炽手可热的侯府,李意绵回来后过的还是好日子。
她哪来的脸要锦儿将婚约让给她,锦儿可不曾亏欠她分毫;真要说起来,是李意绵占了锦儿的便宜好罢。
见他所言皆是发自肺腑,李锦荣彻底放心;从她内心来说,更亲近的是李维父子三人,实在不愿与他们生出囹圄。
“反倒是我要代阿娘与锦儿赔不是。”少年眼里有愧疚,分明阿娘以前也那般疼爱锦儿。
就算阿娘觉得亏欠李意绵,可也不该如此待锦儿;那是与太子殿下的婚约,即便锦儿不在意,也不该是阿娘要她让给李意绵。
李毅就不明白了,阿娘拿孝道威胁锦儿时,便真的没想过大将军府如今的一切都是靠锦儿拼杀来的么;只要想想,少年便替妹妹难过。
那日锦儿说日后与阿娘陌路时,她心中该有多疼···
红衣少女微微摇头,桃花眸中还有恍惚之色:“次兄不必心疼,我有过世间最好的阿娘,自然不会多想。”
她说的是大晋时的母妃,那个万事为她打算与筹谋的皇贵妃;有过那样的母亲,这一世的方氏与沈氏,无论她们如何偏爱李意绵,李锦荣都不在意。
李毅却误会她说的是曾经的方氏,也忍不住心有戚戚,好好的阿娘忽然就变的不可理喻,怎会不难过···
之后的日子,趁着休养,李锦荣叫来那些商铺管事,好好整顿了一番,又吩咐下去不少事扩大经营范围;还见了青棠与十几个亲卫找来的那些少年,初步建起专属于她自己的亲卫队,为他们寻来师傅教授武艺。
同时还与几个精通武器制作的幕僚商定,在城郊山上购置了一处不起眼的别庄,设立地下作坊,专门造她的亲卫队需要的各种暗器,以轻便为主。
忙完这些,便到了与李砚安约定好的日子;晨练之后,青棠几个婢女便忙着为她梳妆打扮,说是不愿主子被尚书令府的人轻视。
知晓她们几个还在意那日方氏过来之事,李锦荣也就随她们折腾;前一世她可是大晋的荣华公主,早习惯了雍容华贵的装扮;这一世因是武将,也不过偶尔如此盛装,算不得累。
马车至尚书令府,便看到李意潇三兄弟一脸不情愿等在府门处;见下来的少女华贵风流,先是惊讶,待确认是李锦荣之后,李意澈转身便回府。
倒是李意潇与李意湘与她客气打过招呼,才转身先行。
今日李砚安休沐在家,因而李锦荣先来书房见他;看清长子身后进来的女孩儿,李砚安先愣了一下,说话的语调竟有些激动:“像,锦儿盛装后很有几分你们祖母当年的风范!”
之前见过几次,这个女儿都是一身劲装打扮,便遮掩不住明艳娇媚;今日盛装打扮后,除了看到些阿娘当初的影子,李砚安都不得不承认,锦儿身上自有一股天成的富贵雍容,哪里像是在西北长大的。
难怪太子殿下在给他的书信中坚持与锦儿的婚约,李砚安相信太子所言的利益为小,只怕是太子也看出端倪,对锦儿动了心。
这一刻,李砚安真切有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感悟,竟觉得便是太子殿下也配不上他的锦儿···
留下长子,令次子与幼子去看看宴席准备的如何,李砚安才与李锦荣说起正事: “封州那边初定,太子殿下不日便回京。”
此次封州大案,可谓是震动大梁,朝堂与天下人的眼光都盯在那里;而太子顾承宇不负众望,果断出手整顿当地官场;还为当地学子请命,大胆提拔寒门学子,此举不只得到封州百姓的感恩,更得到天下学子的拥戴。
经过这一回,储君之位更加稳固。
那些原本还在太子与三皇子之间观望的权贵之家都闻风而动,试图与东宫建立更稳定的联系,结亲便是所有人公认的最稳定的办法,近日栖梧宫热闹非凡。
“太子殿下已及冠多半年,陛下与百官恐都会催促大婚事宜;殿下的意思,此次归来便开始过六礼,锦儿意下如何?”
喜欢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快穿之贵女锦绣荣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