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点点头,又看向程家明:“家明,GDOF那些人,像不像在催一棵才种下三年的树,马上要它开花结果,不然就要砍了当柴烧?”
程家明苦笑:“是像。但他们手里有斧头。”
“斧头能砍树,砍不了根。”何晓将一杯茶推到程家明面前,“根扎得深,今年不开花,明年也会开。要是为了一时好看,把根伤了,以后就再也开不出好花了。”他顿了顿,语气深沉,“‘何记’能活九十年,不是因为我们每个季度都赚最多的钱,是因为我们总想着十年、二十年后的光景。这个道理,不能丢。”
关于技术伦理的难题,何晓没有给出非此即彼的答案。他拿起桌上那本翻旧了的《本草纲目》,轻轻拍了拍:“老祖宗尝百草,也是冒险,但为的是治病救人。咱们搞新东西,心思要正。是为了让东西更好吃、更养人,不是为了弄玄虚、赚快钱。技术是刀,能切菜,也能伤人。关键是拿刀的人,心里装着什么。”他看向林凡(此次汇报林凡也在场),“凡子,你们搞出的那个‘鲜’,是好东西。但好东西,更得用对地方。多想想,怎么让它安安稳稳地端上老百姓的餐桌,怎么把道理跟人家讲明白。心里踏实,脚下才稳。”
没有指令,只有点拨。 但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涤荡了程家明心中的迷雾。他明白了,面对资本的喧嚣,需要的是“根”的定力;面对技术的锋芒,需要的是“心”的正道。
数日后,程家明做出了系列果断决策:
? 对GDOF的回应:董事会以公开信形式,礼貌而坚定地回绝了其短期化提议,重申“何记”将坚持长期价值创造战略,并详细阐述了在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和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投资对集团长远竞争力的重要性。同时,宣布适度提高分红比例,以回报长期股东的支持。此举赢得了主流机构投资者的赞赏,GDOF见无利可图,逐渐淡出。
? 对技术突破的路径选择:程家明采纳了何晓“心思要正”的指导思想,为“复合鲜味剂”项目制定了“极度开放、审慎推进”的原则。立即启动最高级别的独立安全性与伦理评估,并计划在评估通过后,不是将其作为秘密武器,而是以开放创新的姿态,邀请食品安全机构、营养学家、伦理学者甚至消费者代表,共同参与制定该技术的应用准则与信息披露标准,旨在成为行业负责任的标杆。
惊蛰未至,春雷已蕴于云端。 “何记”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已完成了新一轮的蓄力与定向。程家明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重量,也清晰地看到了前方的航向——那是一条超越短期财报、通往更广阔价值创造的航路。这条路上,既有资本市场的暗礁,也有技术伦理的浅滩,更需要穿越代际传承的迷雾。
但这一次,他心中多了几分从传承院那杯清茶中汲取的定力,以及从何昊那片深山中所感知到的、关于时间与根基的智慧。
夜深了,程家明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脚下的香港依旧璀璨,但他仿佛能听到,远方大地深处,万物复苏的萌动之声。那是危机中孕育的新生,是寂静里积蓄的力量。
惊蛰将至,新一轮的生长,正在看不见的地方,悄然开始。
喜欢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