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祥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这才打开药箱。软缎上的药方墨迹新鲜,素笺上的用法写得细致,连 “饭后温服”“蒸梨填杏仁” 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 他认得江兰的字迹,之前看她递的农种推广册,就是这样工整又不失利落的笔体。他拿起药方,指尖轻轻拂过 “黄芪三钱、蜜炙甘草二钱” 的字样,想起去年中秋家宴上,江兰说 “医学班要研些温和的药方,给老人孩子用”,原来她一直记着。
“去把药方拿给刘侍妾,” 胤祥将药方递回给李忠,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错辨的急切,“让她按用法煎药,给弘晓服下;另外,把川贝和百合收进药房,按方子配足十日的量。”
“是!” 李忠刚要走,又被胤祥叫住,“等等 —— 你去回老吴,就说‘替我谢她’,别的不用多说。”
李忠心里了然,躬身应道:“奴才明白。”
书房里重新安静下来,胤祥却没再拿起笔。他走到窗边,望着院外的那棵老槐树,树叶已落了大半,光秃秃的枝桠指向天空。他想起三个月前,发现八爷党残余联络蒙古王公时,没直接上奏,而是先传消息给江兰 —— 他知道江兰会把消息整理得条理分明,既不会漏了关键,又能避了他 “结党” 的嫌疑;如今她送药方,也特意说是 “新政推广”,避了 “私赠” 的闲话。他们俩,好像总有这样的默契,不用多说,就知道对方要什么,要避什么。
“王爷,” 李忠很快回来复命,“刘侍妾已经去煎药了,弘晓小公子听说有新方子,也愿意喝;老吴听了您的话,说会把话带给江姑娘,已经回瑞祥号了。”
胤祥点点头,重新走回书桌前,拿起西北屯田的文书,却没立刻翻看 —— 他想起弘晓昨夜咳得睡不着,刘侍妾急得掉眼泪,太医院的药喝了半月,只稍缓了些。若是这方子真管用,不仅是弘晓的福气,也是他的安心。他拿起笔,在文书上批下 “水渠需派专人巡查,防冬季冻裂”,笔尖却不经意间,在纸边画了个小小的百合图案 —— 像极了药箱里那包百合的形状。
此时的兰馨学院,江兰正和陈太医讨论药方的推广计划。课室的墙上挂着张京城地图,上面用红圈标着 “太医院”“南城医馆”“西城义诊点”:“陈先生,太医院那边,您明天亲自去送方子,就说这是兰馨学院医学班的成果,希望能纳入太医院的‘惠民药方’,给百姓按成本价抓药;另外,让学生们去各义诊点,免费给体虚久咳的百姓煎药,咱们先在京城推广,等效果好,再往西北、江南传。”
“姑娘想得长远!” 陈太医笑着点头,“之前太医院的王院判还跟我抱怨,说治久咳的药太贵,百姓吃不起,这方子药材常见,成本低,正好解了他的急。我明天去太医院,定能说通他。”
正说着,老吴提着空药箱回来了,进门就笑道:“姑娘,事办好了!李管家说王爷让他回您‘替我谢她’,还说已经让侍妾给小公子煎药了。对了,王府的侍卫说,小公子今早还咳了一阵,王爷听了药方的用法,特意让按您写的,加蒸梨填杏仁,说是怕孩子嫌药苦。”
江兰心里一暖,嘴角弯了弯,却没多言,只对老吴说:“辛苦你了,去账房领二两银子,歇半天吧。”
老吴走后,陈太医看着江兰,笑着说:“姑娘,您这哪是‘新政推广’,分明是记着怡亲王的情。不过这样也好,王爷帮您协理新政,您帮王爷的公子治病,互相帮衬,新政才能推得更顺。”
江兰没否认,只是拿起桌上的药方,轻声道:“新政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靠一个人能推得动的。王爷帮我,是为了新政;我送药方,也是为了让他能安心协理西北屯田,少些牵挂。咱们都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清,谈不上谁谢谁。”
傍晚回到瑞祥号时,江王氏正站在院子里晒药材 —— 是之前医学班学生送来的陈皮,说能化痰,让江王氏给家里的孩子泡水喝。见江兰回来,她连忙迎上去:“兰丫头,听老吴说,你给怡亲王府送药方了?之前王爷在江南帮你那么大的忙,送这个正好,既不张扬,又能帮上忙。”
“娘说得是,” 江兰接过娘递来的陈皮,“弘晓小公子久咳不愈,太医院的药不管用,咱们这方子温和,或许能好。等他好了,王爷也能安心管西北屯田的事,不用分心家里。”
江老实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二哥江柱子的信,笑着说:“你二哥来信说,西北的军屯已经选好地了,就等明年开春种玉米。还说怡亲王派了人去伊犁,帮着规划水渠,王爷这是把心都放在新政上了。你送药方,也是帮新政,没毛病。”
江兰接过信,看着上面 “伊犁河谷已圈军屯地两千亩” 的字样,心里满是坚定。她走到西厢房,拿起西北屯田的方案,在 “军屯医疗” 旁写下 “兰馨学院派两名医工赴伊犁,带润肺止咳方,防士兵冬咳”—— 她的 “回报”,从来不是单纯的私谊,而是将这份感恩,融入到新政的每一件事里,让私恩变成公利,让更多人受益。
夜色渐深,兰馨学院的药圃里,还有学生在整理药材。江兰站在窗边,望着远处怡亲王府的方向,知道此刻弘晓小公子或许正在喝药,胤祥或许正在灯下看西北屯田的文书。她没奢望过什么感谢,也没想要什么回报,只希望这张药方能让孩子少些痛苦,让胤祥能少些牵挂,让新政能多一分安稳。
而怡亲王府的书房里,胤祥正看着桌上的药方,旁边放着弘晓刚喝药剩下的碗 —— 刘侍妾来说,孩子喝了药,没嫌苦,还说 “这药比太医院的甜些”,现在已经睡着了,没再咳。他拿起药方,轻轻折好,放进一个紫檀木盒子里 —— 里面还放着之前江兰递的农种推广册、西北屯田的初步方案。他没说太多感谢的话,也没做太多表示,但这份心意,这份默契,他都记在心里,会化作协理新政的动力,帮着她,帮着皇上,把大清的新政,推得更远、更稳。
夜色中,瑞祥号与怡亲王府的灯火遥遥相对,像两颗心照不宣的星辰,照亮着新政前行的路,也照亮着这份藏在公利背后的、温暖的默契。江兰知道,她的 “回报”,不是结束,而是新政协作的开始;而胤祥也明白,这份 “感谢”,会化作更多的支持,护着新政,护着百姓,护着这来之不易的安稳。
欲知下文如何,请先关注收藏点赞!谢谢!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