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兰看着皇后,心里忽然无比通透 —— 皇后的 “不嫉妒”,不是懦弱,而是格局;她的支持,不是为了个人,而是为了大清,为了那个日夜为新政操劳的帝王。这份理解与担当,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有力量。
“臣…… 臣定不负娘娘所托,不负皇上信任,” 江兰的声音坚定,“定将试验田种好,将新政推好,为大清,为百姓,尽绵薄之力。”
皇后笑着点头,拿起桌上的杏仁糕,递给江兰:“尝尝这个,是御膳房新做的,用的是去年的新杏仁,不甜不腻。你在田间辛苦,多吃点补补身子。”
江兰接过杏仁糕,轻轻咬了一口,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暖了身子,也暖了心。她忽然想起初见皇后时的场景,那时她以为皇后会像其他后宫女子一样,看重身份、讲究规矩,却没想到,她竟是如此通透、如此顾全大局的人。
“对了,” 皇后忽然想起什么,对锦书说,“把我前几日让太医院配的‘驱蚊药膏’拿来,给江姑娘带上。春日田间蚊虫多,她总在地里待着,容易被咬。”
锦书连忙取来药膏,递到江兰手里。江兰接过,看着瓷瓶上 “长春宫制” 的字样,心里满是感激 —— 皇后的关心,细致到了田间的蚊虫,这份心意,她怎能辜负?
又聊了一会儿试验田的细节,比如 “番薯藤蔓要不要搭架子”“玉米授粉时需不需要人工辅助”,皇后虽不懂农事,却听得十分认真,还时不时点头,说 “你考虑得周全,就按你的想法做”。江兰看着皇后认真的模样,忽然觉得,后宫与前朝,从来都不是割裂的,皇后在后宫的支持,是皇上推行新政的重要后盾,也是她能安心做事的重要保障。
“时候不早了,你也该回试验田了,” 皇后起身,亲自送江兰到殿门口,“若是试验田有新进展,或是遇到什么难处,随时让人来告诉本宫。”
“谢娘娘,臣告辞。” 江兰躬身行礼,转身走出长春宫。
宫门外,锦书提着一个食盒,里面装着御膳房的肉脯、饼子和驱蚊药膏,还有那身素色布裙。她将食盒递给江兰,笑着说:“江姑娘,娘娘说您是难得的务实之人,让您千万别辜负她的期望。”
江兰接过食盒,对锦书道:“请替我谢过娘娘,我定不会让她失望。”
马车驶离紫禁城,江兰掀开车帘,望着窗外渐渐远去的长春宫,心里满是坚定。她知道,有皇后在后宫坐镇,有皇上在前朝支持,她在试验田的事、在新政的事,都没有了后顾之忧。那些曾经让她担心的流言非议,在皇后的格局与担当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
回到试验田时,江老实和庄户们正在给玉米浇水。看到江兰回来,江老实连忙迎上来:“兰丫头,宫里怎么说?没为难你吧?”
“没有,爹多虑了,” 江兰笑着打开食盒,拿出肉脯和饼子,分给庄户们,“皇后娘娘还特意给咱们送了吃的,还有耐磨的布裙和驱蚊药膏呢!”
庄户们接过食物,脸上满是惊讶和感激 —— 他们没想到,皇后娘娘竟会关心田间的庄户,还特意送来了吃的用的。一个年长的庄户激动地说:“江姑娘,有皇上和娘娘的支持,咱们一定把试验田种好,不辜负他们的心意!”
江兰点点头,拿起皇后送的布裙,走进田间的小屋换上。棉布厚实耐磨,暗兜正好能放下她的《作物生长记录册》和小铲子,比她之前穿的旧布裙方便多了。她走到玉米地旁,看着长势喜人的玉米秆,又想起皇后的话 “你只管安心在前朝帮皇上”,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
接下来的日子,试验田的进展愈发顺利。皇后果然兑现了承诺:尚衣局送来了五十套耐磨的棉布衣服,分给庄户们;御膳房每天中午都会送来热食,有红烧肉、炒青菜,还有温热的米粥;太医院还派了两个医工,定期来田间给庄户们检查身体,送些预防风寒的草药。
后宫的嫔妃们见皇后如此支持江兰,也不敢再私下议论,有的甚至主动提出 “捐些首饰,给试验田买农具”,皇后虽没同意,却也笑着说 “有心即可,后宫当以国事为重”。渐渐地,后宫不仅没有成为江兰的阻碍,反而成了她推行试验田的坚强后盾。
四月初的一天,胤禛又来试验田,看到庄户们穿着统一的棉布衣服,吃着御膳房的热食,忍不住笑着问江兰:“这是皇后的主意吧?朕就说她最顾全大局。”
江兰点点头,指着玉米秆上刚长出的小玉米棒:“都是娘娘的支持,庄户们干活更有劲了。您看,玉米已经开始结棒了,再过两个月就能收获了。”
胤禛看着玉米棒,又看了看江兰身上的素色布裙,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皇后送的布裙?很适合你。”
“是,” 江兰笑着说,“娘娘还送了驱蚊药膏和杏仁糕,说怕我在田间辛苦。”
胤禛点点头,目光望向紫禁城的方向,语气带着几分感慨:“朕能有这样的皇后,是大清的幸事;能有你这样的帮手,是朕的幸事。有你们在,新政何愁不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