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运输?” 马齐往前凑了凑,眼里满是疑惑,“江姑娘具体说说,怎么分?又要设多少仓?”
江兰拿起案头的纸笔,快速画了一张简易路线图,指尖点在 “西安 - 兰州 - 酒泉 - 伊犁” 四个点上:“咱们把整条路线分成三段:西安到兰州为第一段,兰州到酒泉为第二段,酒泉到伊犁为第三段。每段路的起点设一个粮仓,比如兰州仓专门囤积西安运来的粮,酒泉仓囤积兰州运来的粮,伊犁军营再从酒泉调粮 —— 这样一来,每段都是短途运输,不用再让粮草走长途、受天险折腾。”
她顿了顿,又在路线图上标注出 “黄河水运”“绿洲道”“山间小道” 等字样:“每段路派熟悉地形的当地人负责:西安到兰州走黄河水运,漕工们常年跑这条线,知道哪里能避暗礁、哪里能停船,比走陆路安全;兰州到酒泉让驼队走绿洲道,沿途有十多个绿洲驿站,能躲风沙,还能给骆驼补水;酒泉到伊犁让当地牧民带路,他们知道哪条山间小道能避暴雪,还能提前察觉天气变化 —— 专人专道,损耗自然能降下来。”
张延龄立刻摇头:“江姑娘说得轻巧!设仓要花钱修缮,还要派人看守,户部哪有这么多银子和人手?再说,当地人若是不可靠,把粮草贪墨了,或是通了准噶尔,岂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银子和人手都不是问题,” 江兰从容起身,走到案前指着路线图上的标注,“兰州城外有个废弃的驿站,是康熙年间建的,去年瑞祥号西北分铺的掌柜还去看过,只要修补一下屋顶、加固一下粮仓,就能用,不用新建,能省至少三千两银子;酒泉附近有个废弃的军仓,臣二哥江柱子前几日来信说,那军仓的墙壁、粮仓都还完好,就是缺些人手看守 —— 臣可以从瑞祥号西北分铺调二十个账房过去,这些人跟着臣管了三年物资,每一笔进出都记得清清楚楚,再让当地驻军派五十名士兵协助看守,双重保险,不怕贪墨。”
她又补充道:“至于当地人,瑞祥号在西北做了五年生意,分铺掌柜跟驼队头领、牧民首领都熟得很。比如兰州的驼队头领巴图,去年还帮咱们运过赈灾粮,分文未多要;酒泉的牧民首领卓玛,她儿子就在伊犁军营当兵,咱们许他们‘每运一石粮给五文赏钱’,再承诺开春后给他们送些抗冻的麦种,他们肯定愿意出力 —— 毕竟,他们也盼着军营能守住边疆,不让准噶尔来抢牛羊。”
殿内的大臣们都愣住了,马齐拿起江兰画的路线图,仔细看了半晌,忍不住点头:“江姑娘这个法子好!分段运输能避开长途天险,沿途用废弃仓房能省银子,再让瑞祥号的人手和当地驻军配合,既解决了人手问题,又能防贪墨 —— 比咱们之前想的周全多了!”
军机处的一位大臣也附和道:“是啊,瑞祥号的账房确实靠谱,去年密云赈灾,他们管的粮库,连一粒米的出入都对得上,比户部的吏员还细心。”
胤禛看着江兰,眼底的赞许几乎要溢出来。他拿起案头的朱笔,在江兰的路线图上圈了几个点:“好!就按你说的办!马齐,你明日一早就去兵部,协调沿途驻军,让他们派士兵看守粮仓、协助运输;张延龄,户部拨五千两银子,专门用于修缮兰州、酒泉的仓房,再准备两万文赏钱,交给瑞祥号分铺掌柜,按运输量发给当地人;江兰,你负责调度瑞祥号的人手,还有西北分铺的粮库,务必确保下个月初一之前,兰州、酒泉的粮仓能启用 —— 正月十五前,必须让粮草运到伊犁军营!”
“臣遵旨!” 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终于有了几分底气。
大臣们陆续告退,张延龄经过江兰身边时,虽仍有些不服气,却也难得地说了句:“江姑娘,若真能把损耗降下来,户部记你一功。” 江兰微微颔首,没有多言 —— 她在意的从不是功劳,而是士兵们能及时吃上饭、边疆能安稳。
御书房里只剩下胤禛、江兰和侍立在殿角的苏培盛。烛火跳动着,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堆得像小山的奏折上。苏培盛识趣地端来两杯刚沏好的雨前龙井,茶杯是江兰常用的青花缠枝莲纹杯,他轻轻将茶杯放在两人面前,悄悄退到炉边添炭,动作轻得几乎没有声响。
胤禛拿起茶杯,却没有喝,目光落在江兰身上,语气比刚才温和了许多:“你二哥江柱子在伊犁军营,前几日他的奏疏里还提过,士兵们都盼着瑞祥号的粮草能早点到 —— 这次你这个法子,不仅能解军营的急,也能让你二哥少些牵挂。”
江兰捧着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谢皇上关心。臣也盼着粮草能尽快到,二哥在信里说,最近伊犁的雪下得大,士兵们站岗时冻得手都握不住枪,若是能及时送上粮草和冬衣,他们也能少受些苦。”
胤禛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目光认真而专注,像是在说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方才在殿上,你称‘臣’,是君臣之间该有的规矩,朕不怪你。可现在殿里就咱们两人,没有外人,你不必再自称‘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