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万山和乔致庸凑在桌前,逐字逐句地看协议,越看越放心 —— 条款写得细,既保障了瑞祥号的权益,也没亏了他们,更没忘了百姓。两人爽快地签上名字,按了手印,沈万山的手印是红色的朱砂,乔致庸的则是墨色的印泥,两个手印落在 “互利共赢” 四个字旁边,格外醒目。
小宝接过协议,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木盒,兴奋得脸都红了:“姑母,我这就去安排漕运!扬州到通州的漕线路我熟,找老漕工周老汉带队,他跑了三十年漕运,冬天运河结冰也能走;宣化分铺那边,我让伙计提前腾出仓库,准备好草垫防潮;兰馨银行的赵掌柜我也去说,让他明天一早就给乔掌柜的五千两银票入账!”
丫蛋也跟着忙活起来,她从针线筐里取出一块蓝色布条,笑着道:“姐姐,我给盐袋设计个防伪标识,就缝上这块蓝布条,上面绣个‘瑞’字,免得有人假冒。再写封信给宣化分铺的李掌柜,让他贴告示的时候,把‘每袋十斤二钱、无沙’写清楚,再提提张婶家小孙子的事,百姓们肯定更愿意买。”
江王氏也没闲着,转身就往厨房走:“沈掌柜、乔掌柜,今天就在咱们这儿吃饭!我给你们做江南的松鼠鳜鱼、山西的刀削面,再炖个腊梅鸡汤,暖暖身子!” 沈万山是江南人,乔致庸是山西人,江王氏特意准备了两地的特色菜,就是想让客人吃得舒心。
会客厅里的气氛愈发热烈,沈万山捧着协议,激动得话都多了:“江姑娘,等这批盐卖好了,小老儿再介绍江南其他盐商跟您合作!苏州的王盐商、杭州的刘盐商,手里都有好盐,就是没销路,有您牵头,咱们江南盐商就能把好盐卖到全天下!”
乔致庸也道:“姑娘,山西还有‘大德恒’‘协同庆’几家票号,之前都羡慕咱们大德通有北方网点,现在知道咱们跟兰馨银行合作,肯定也想来找您!到时候咱们的资金网络,能从江南的扬州一直连到伊犁的惠远城,比八爷党在时还大十倍!”
江兰端起茶杯,跟两人碰了碰,茶汤在杯里晃出细碎的涟漪:“沈掌柜、乔掌柜,咱们合作,不只是为了生意,更是为了让百姓过好日子 —— 边疆百姓能吃上好盐,农户能贷到钱种粮,商户能安全汇兑,这才是新政下商业该有的样子。以后咱们同心协力,把这网络做稳、做好,让更多人得实惠。”
当天下午,沈万山就派随从快马赶回扬州,传信让盐场连夜装盐;乔致庸也写了三封信,分别寄给山西总号、太原分号、北京分号,详细说明合作事宜。瑞祥号的后院里,小宝正跟老漕工周老汉商量漕运细节,周老汉手里拿着漕运地图,指着通州到宣化的路段说:“小宝放心,这段路我熟,冬天结冰就用破冰船,再找几个懂水性的漕工,保证十天内把盐运到宣化!” 丫蛋则带着两个伙计,坐在院里缝盐袋的蓝布条,腊梅花瓣落在布上,她随手就绣进了 “瑞” 字旁边,倒成了别致的装饰。
傍晚时分,夕阳透过会客厅的窗户,落在合作协议上,金色的光芒把 “互利共赢” 四个字照得暖洋洋的。江兰看着窗外忙碌的身影 —— 小宝在跟漕工交代注意事项,丫蛋在教伙计绣布条,江老实在帮沈万山、乔致庸打包带来的礼物,心里忽然涌起一阵感慨。从最初只有一间小粮铺的瑞祥号,到现在能整合盐商、票号的商业网络,她走了三年,这三年里,她没靠权力压迫,没靠低价倾销,只靠 “诚信” 和 “惠民”,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伙伴。八爷党靠垄断、欺压做生意,最终众叛亲离;而她靠 “互利共赢”,却能把江南的盐、山西的银子,都引向边疆的百姓,这大概就是 “民心所向,商道所归”。
乔致庸看着窗外的腊梅,忽然叹了口气:“姑娘,之前八爷党也找过咱们票号,想让咱们帮他们走黑账,把贪墨的银子汇到江南,咱们没敢接 —— 那钱沾着百姓的血汗,花着不踏实。现在跟姑娘合作,心里亮堂,做的是正经生意,赚的是踏实钱,晚上睡觉都能睡得香。”
沈万山也点头,手指摩挲着紫檀木盒的边缘:“是啊,八爷党在时,总逼着咱们盐商抬价,一斤盐卖五钱,百姓骂咱们黑心,咱们心里也不好受。现在跟姑娘合作,能把好盐卖到边疆,让百姓吃得起、吃得好,咱们赚的钱也干净,这才是长久的生意经。”
江兰听着,心里愈发坚定。她要做的,不只是拓展商业网络,更是要让更多商户明白:新政下的商业,不是 “你输我赢” 的零和博弈,而是 “你好我好大家好” 的共赢。只有把百姓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商业才能长久,新政才能稳固。
夜色渐深,瑞祥号的灯还亮着。厨房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腊梅鸡汤的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会客厅里,沈万山和乔致庸还在跟江老实聊天,话题从江南的盐场聊到山西的票号,再聊到边疆的民生,不时传出阵阵笑声;小宝还在核对漕运清单,把每艘船的船夫姓名、运输路线都记在本子上;丫蛋则把缝好的蓝布条整理好,装进木盒,准备明天随盐一起运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