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二,瑞祥号总号的会客厅里,暖炉里的银丝炭烧得正旺,炭块泛着赤红的光,将满室熏得暖融融的。炭是从张家口运来的上等好炭,烧起来无烟无味,只偶尔发出 “噼啪” 的轻响,混着窗外飘进来的腊梅香,格外沁人心脾。青花缠枝莲纹的茶盘摆在梨花木八仙桌上,茶盘里的宜兴紫砂壶是江南商户去年送的贺礼,壶身上刻着 “惠民” 二字,刚泡好的碧螺春是苏州分铺今早刚送来的新茶,茶汤嫩绿透亮,浮沫像细碎的雪片,浮在杯口迟迟不散。
江兰坐在桌旁的梨花木椅上,身上穿的素色布裙是江王氏新缝的,裙摆绣着一圈浅青色的兰草,低调又雅致。她手里捧着刚从刑部送来的《商律修订草案》,指尖停在 “漕运物资优先通行” 的条款上,眉头微蹙 —— 这一条若能落实,边疆的粮、盐运输就能避开很多关卡延误,只是还得跟户部再商量细节,比如 “优先通行” 的凭证样式、查验流程,免得地方官借故刁难。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大宝轻快的脚步声,伴着他几分雀跃的喊声:“姑母,江南沈盐商和山西乔票号的人到了!沈掌柜还扛着个紫檀木盒,说是给您带的好东西呢!”
江兰放下草案,起身理了理裙摆,心里并不意外 —— 自上月雍正下旨让她参与修订《商律》,瑞祥号的名声早已跳出京城,顺着漕运线路传到了十八省。江南盐商、山西票号这些往日 “只与督抚、王爷往来” 的大商户,最近半个月递来的拜帖堆了小半箱。她早让小宝查过这两位的底细:江南沈万山,靠着运河漕运卖淮盐发家,手里握着江南三成的盐引,却因八爷党倒台后丢了北方漕运线路,今年盐库存了足足五千担,再不销货就要压垮资金链;山西乔致庸的 “大德通” 票号,在北方有二十多个网点,汇兑速度快是出了名的,可边疆一带始终进不去 —— 伊犁、宣化的百姓更愿把钱存在能 “贷种子、帮种地” 的兰馨银行,票号的银子躺在库里,流通不起来,乔致庸急得嘴上起了燎泡。
“快请他们进来。” 江兰笑着走到门口相迎。只见两个身着锦缎长袍的中年男子正站在院里,为首的沈万山个子不高,面白无须,颌下留着一撮山羊胡,身上的宝蓝色锦缎长袍绣着暗纹的海浪,腰间系着玉带,手里果然捧着个巴掌大的紫檀木盒,盒角还嵌着银丝;身后的乔致庸身材微胖,脸上带着和气的笑,枣红色长袍的袖口磨得有些发亮,腰间挂着个紫檀木算盘,算珠是和田玉做的,走起路来 “哗啦” 作响,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蓝布账册,封面上写着 “大德通票号往来明细”,字迹是苍劲的柳体。
“江姑娘,久仰大名!” 沈万山率先拱手,语气里满是敬意,脚步却有些拘谨 —— 他这辈子见的官宦不少,可像江兰这样 “既掌实业、又参国律” 的女子,还是头一个。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紫檀木盒,露出里面莹白的淮盐,颗粒细得像雪,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是小老儿自家盐场产的淮盐,色白味纯,煮菜不用放酱油都鲜,姑娘尝尝便知。之前听闻姑娘定漕运、稳粮价,还获皇上钦点修订《商律》,小老儿早就想来拜访,只是怕打扰姑娘正事。”
乔致庸也跟着拱手,把账册递过来,账册封皮上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江姑娘,在下乔致庸,管着山西‘大德通’票号。这账册里记的是咱们票号近一年的往来,北方各省的网点都在上面,只是边疆那几块始终是空的 —— 听闻姑娘的兰馨银行在伊犁、宣化都开了分号,还能给农户贷款,特来请教合作的法子,也想借姑娘的光,把票号的生意做进边疆去。”
江兰接过账册,指尖划过纸页上 “太原、北京、济南” 等网点名称,每一页都用朱砂标注着汇兑金额、客户姓名,字迹工整得像印刷出来的。她又捏起一小撮淮盐,放在鼻尖轻嗅,没有半点海盐的腥气,只有纯粹的咸香 —— 果然是上等好盐。她心里门清,这两位的痛点正好能跟瑞祥号的优势对上:沈万山缺 “销路 + 漕运”,瑞祥号有十八省分铺和漕工网络;乔致庸缺 “民生业务 + 边疆入口”,兰馨银行正好能提供农户贷款的场景和边疆分铺的支点。
“沈掌柜、乔掌柜快请坐,喝杯茶暖暖身子。” 江兰示意丫蛋添茶,自己先坐回椅上,指了指对面的座位,“沈掌柜的淮盐是真不错,只是江南盐商历来困在‘运河圈’里 —— 运河以内的城镇好卖,可边疆如伊犁、宣化,百姓吃的都是掺了沙子的粗盐,有的甚至要拿粮食跟牧民换盐,一斤粮换二两盐,还得看人家脸色。乔掌柜的票号‘汇兑快’是优势,可缺了‘民生根基’—— 农户要贷款种粮、商户要周转进货,这些百姓最急需的业务,票号几乎没碰,自然进不了边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