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 瑞祥号的伙计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瑞祥号供应商合作章程》,“我们姑娘说,各位商主都是诚信做买卖的,八爷党欠的账,咱们管不了,但瑞祥号愿意跟大家好好合作 —— 丝绸、粮食、茶叶、瓷器,只要是好货,瑞祥号都收,定金今天付,货款三天内结清,还能帮大家周转资金。”
吴老接过章程,手指划过 “先付三成定金”“货款三天结清” 的字样,眼睛瞬间亮了 —— 他之前给恒裕号供货,不仅要等三个月结账,还得被压价,瑞祥号的条件,比八爷党好十倍不止。他抬头看向其他商人:“各位,咱们跟八爷党耗着也没用,不如跟瑞祥号合作,至少能拿回本钱,保住自家的生意!”
有了吴老带头,商人们纷纷围过来,翻看合作章程。陈六看着 “粮食按市价收,不压价” 的条款,激动地说:“我愿意!我这就把仓库里的新米运去瑞祥号,先付三成定金,够我给佃户发钱了!”
赵老三也点头:“我也愿意!瑞祥号的茶铺生意红火,我的武夷岩茶卖给他们,肯定能卖个好价钱,比在裕和号压着强!”
不到一个时辰,二十多个商人都在合作章程上签了字,跟着瑞祥号的伙计,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八爷府,连看都没再看胤禩一眼。书房里只剩下胤禩和福安,静得能听到窗外风吹过落叶的声音。
“爷,现在怎么办?” 福安小声问,声音里满是恐惧。
胤禩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欠条,一张一张地撕得粉碎,纸屑落在地上,像极了他此刻支离破碎的局面 —— 供应商倒向瑞祥号,旗下的商号没了货源,这一次,是真的回天乏术了。
当天下午,八爷党旗下的 “聚丰祥” 粮铺,就迎来了断货的危机。掌柜孙福安打开仓库,里面只剩下小半囤发黄的陈米,之前联系的陈六,已经把新米都运去了瑞祥号,还传话说 “以后再也不跟聚丰祥合作了”。
“孙掌柜,还有新米吗?瑞祥号的新米才卖一两五,你这陈米卖一两三,我也认了,可别再掺沙子了!” 进来买粮的刘大娘,看着空荡荡的货架,皱着眉问。
孙福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只能硬着头皮说:“大娘,新米还没到,您要是不嫌弃,就买点陈米?”
“陈米?” 刘大娘立刻摇头,“上次买你的陈米,我家老头子吃了闹肚子,再也不买了!我还是去瑞祥号吧,虽然贵两钱,但是新米,还能赊账!”
刘大娘走后,又进来几个买粮的百姓,看到没新米,都摇着头离开了。孙福安坐在柜台后,看着冷清的店铺,心里清楚 —— 没了货源,粮铺撑不了三天。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 “裕和号” 茶铺、“同顺号” 瓷器店、“德昌号” 棉布庄。裕和号的货架上,只剩下几包碎茶末,掌柜的只能贴出 “暂停营业” 的告示;同顺号的瓷器架空了大半,之前联系的江西瓷商,已经把新瓷都运去了瑞祥号;德昌号的棉布庄,连一匹新布都没有,百姓们路过,只看一眼就走,宁愿多走两条街去瑞祥号的分铺。
九月十四,“聚丰祥” 粮铺率先贴出 “关门大吉” 的告示,门框上的红灯笼落满了灰尘,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在嘲笑它的衰败。紧接着,裕和号、同顺号、德昌号也陆续关门,有的店铺门口还贴着供应商的催债条,上面写着 “欠货款 XXX 两,速还”,引来不少百姓围观议论。
“你看,聚丰祥也倒了!八爷党这是彻底完了!”
“早就该倒了!之前他们卖的粮掺沙子,布掉色,现在没了货源,看他们还怎么坑百姓!”
“还是瑞祥号好,货多又好,还能赊账,江姑娘真是咱们的活菩萨!”
百姓们的议论声,像针一样扎在路过的胤禩心上。他穿着一身普通的青布袍,戴着斗笠,想偷偷看看旗下的商号,却只看到一片衰败的景象 —— 关门的店铺、落灰的货架、围观的百姓,每一样都在告诉他,他的商业联盟,彻底垮了。
而此刻的瑞祥号总号,却是另一番热闹景象。后院的货栈里,堆满了刚从供应商那里运来的新货 —— 吴老的杭绸、陈六的新米、赵老三的武夷岩茶、江西的青花瓷,伙计们正忙着清点入库,算珠碰撞的声音清脆又欢快。
小宝拿着刚算好的进货账册,兴奋地跑到江兰面前:“姑母,您看!这三天咱们收了五百匹杭绸、两千石新米、三百斤武夷岩茶、两百件青花瓷,都是按市价收的,供应商们都特别满意,说以后只跟咱们合作!吴老还说,下个月要给咱们送新到的苏绣,比恒裕号的还好!”
江老实从市集回来,手里提着刚买的新鲜蔬菜,笑着说:“兰丫头,今天我去西城,看到聚丰祥关了门,百姓们都挤去咱们的分铺买粮,分铺的伙计都忙不过来了!陈六还跟我说,他给咱们运的新米,百姓们都说好吃,比之前的陈米强十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