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十七年十一月中旬,江南的冬雨连绵不绝,淅淅沥沥地打在年家 “裕丰粮仓” 的青灰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顺着瓦檐汇成细流,在地面积成一个个小水洼,映着粮仓斑驳的朱红大门。粮仓外的空地上,挤满了拿着欠条的农户,少说也有两百多人,他们大多裹着洗得发白的单薄棉袍,有的还穿着露趾的草鞋,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嘴里的哈气很快消散在雨雾里。
“赵掌柜,再不开门,俺们就砸门了!” 人群前排,一个皮肤黝黑的壮汉把手里的欠条攥得皱巴巴的,声音带着哭腔,“俺家老婆子卧病在床,就等着这笔粮款抓药,年家欠俺们的粮款,啥时候还啊?这都快过年了,家里连米缸都见底了!”
这壮汉叫李根生,是周边李家庄的农户,去年秋天给年家粮仓送了五十石新麦,至今没拿到粮款。他身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抱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冻得小脸通红,不停地搓着小手:“赵掌柜,俺家娃子天天喊饿,你就行行好,把粮款给俺们吧……”
粮仓的大门紧闭,门后的木栓抵得死死的。年家留守的掌柜赵德躲在门后,耳朵贴着门板,听着外面越来越急的吵闹声,脸色惨白得像纸。他手里攥着年家总管半个月前送来的密信,信纸都被汗浸湿了,上面 “弃产自保,勿惹事端” 的字迹模糊不清。可他哪敢弃?这些农户和工人都是周边村镇的熟人,真把人逼急了,别说他这条老命,连老家的房子都可能被掀了 —— 前几天,邻村年家的茶坊就被欠薪的工人砸了门窗,掌柜的被堵在巷子里揍了一顿。
“赵掌柜!你再不出来,俺们真撞门了!” 人群中又有人喊了一声,几个年轻力壮的农户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伸手去推粮仓的木门,门板发出 “吱呀吱呀” 的呻吟,像是随时会被推倒。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从雨巷深处传来,打破了僵局。二十辆骡马大车在泥泞的路上缓缓前行,车轮碾过水洼,溅起半尺高的泥水。为首的人穿着一身藏青镖师服,腰束宽腰带,别着一把短刀,身姿挺拔地坐在马背上,正是江兰派来的江大宝。二十五岁的他脸上带着风尘,却丝毫不见疲惫,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伞面遮住了头顶的雨水,目光扫过人群时,带着沉稳的气场。
“都住手!” 江大宝翻身下马,声音洪亮,瞬间压过了人群的吵闹。他身后,十个镖师整齐列队,两名账房先生抱着厚厚的账册和钱箱,快步跟上。江大宝走到人群前,拱了拱手:“各位乡亲,在下瑞祥号江大宝,奉我姑母江兰之命,专程来处理年家粮仓和茶园的事。年家欠大家的粮款、工钱,瑞祥号一分不少地还,今天就能结清;另外,瑞祥号会按市价收购年家的粮仓和茶园,以后粮仓改造成‘平民义仓’,给大家低价供粮;茶园改造成‘女子纺织坊’,招大家的家眷做工,管饭还按月发工钱。”
人群瞬间安静下来,农户们面面相觑,眼里满是疑惑。李根生往前走了两步,迟疑地问:“江小哥,你说的是真的?瑞祥号…… 就是给西北士兵送好粮的那个瑞祥号?”
“正是。” 江大宝点头,从怀里掏出一本红色封皮的账册,上面印着 “瑞祥号江南事务账册” 的字样,“我这里有年家粮仓的欠账底册,是之前瑞祥号帮户部核查时抄录的,各位乡亲只要报上姓名、住址和欠款数额,账房先生核对无误,当场就能领钱。李家庄的李根生大哥,去年十月送了五十石新麦,欠银二十五两,对不对?”
李根生愣在原地,眼里满是惊讶 —— 连他送粮的时间和欠款数额都记得清清楚楚,看来不是骗人的。他激动得嘴唇发抖,连连点头:“对!对!就是二十五两!江小哥,俺真能今天拿到钱?”
“当然。” 江大宝示意账房先生打开钱箱,白银的光泽在雨雾中格外显眼。账房先生摆开两张长桌,一张用来登记,一张用来发钱。农户们排起长队,有人手里的欠条已经攥了半年,此刻却像是捧着珍宝,小心翼翼地递给账房先生。
“王阿婆,您是王家村的,欠粮款八两,没错吧?” 账房先生核对完,从钱箱里拿出八两银子,用红纸包好,递到老妇人手里。老妇人接过银子,手指颤抖着摸了摸,眼泪瞬间掉了下来:“谢谢江小哥!谢谢瑞祥号!俺家娃子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门后的赵德听到这一切,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悄悄打开一条门缝,看到农户们有序领钱,脸上满是感激,再也没有之前的怒气,连忙推开大门,小跑着迎了上去:“江小哥!俺是年家的掌柜赵德,愿意配合瑞祥号,把粮仓和茶园的账都交出来!之前年家总管让俺弃产,俺没敢,就是怕坑了乡亲们……”
江大宝拍了拍赵德的肩膀,语气温和:“赵掌柜,你能顾着乡亲们,是好事。瑞祥号不追究之前的事,只要你把账册交出来,配合交接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