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一年八月,京城的桂花刚在瑞祥号后院的石缸边沁出甜香,江兰就拿着杭州分店送来的急信皱起了眉。信上写着:“当地盐商突然垄断棉花货源,采购价暴涨三成,本月丝绸原料缺口已达五十匹,若十日之内补不上,苏州织造的订单恐要违约。”
江兰捏着信纸,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边缘 —— 杭州分店的掌柜上周还说 “棉花供应稳定”,可盐商垄断的消息来得太突然,等分店察觉时,价格已经涨上去了。若是能提前知道盐商的动向,瑞祥号完全可以从苏州调运棉花,避开这次涨价。无独有偶,前几日痘疫防治局接到消息,通州某村落突然出现两例痘疫疑似病例,等医师赶过去时,已经有三个孩子被传染 —— 若是能提前察觉苗头,早一步安排接种,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疏漏。
“信息太重要了。” 江兰把信放在桌上,想起之前应对八爷党刁难、两江总督构陷时,若不是苏培盛、胤祥及时传信,她恐怕早已陷入被动。如今瑞祥号的商业版图扩至南北十余省,痘疫防治覆盖京城及周边州县,单靠她一人、单靠零散的人脉传递消息,早已不够用。她需要一个能集中交流、快速传递信息的组织 —— 既能及时捕捉商业机会、规避风险,又能提前预警民生隐患,为新政推行扫清障碍。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江兰立刻开始梳理人脉:护理坊的姑娘们常出入各王府、百姓家,能第一时间察觉痘疫、伤病等民生动态;瑞祥号的核心掌柜扎根各地,熟悉当地商业、吏治情况;宫中信任的宫女太监则能接触到宫廷决策、宗室动向 —— 这三类人凑在一起,就是一张覆盖 “民生 - 商业 - 宫廷” 的信息网。
第二天一早,江兰先去了位于城南的 “兰馨护理坊”。护理坊是去年她牵头成立的,专门培训女子学习护理技巧,既给百姓看病,也为王府提供护理服务,如今已有二十余名尖子生,林巧就是其中之一 —— 前几日兆佳氏偶感风寒,就是林巧上门调理,不仅手艺好,还心思细,能从王府的闲谈中听出不少有用的信息。
“林巧,你过来一下。” 江兰把林巧叫到护理坊的储物间,这里堆着刚熬好的薄荷药膏,空气中满是清凉味。“我想成立一个‘兰馨社’,召集咱们护理坊的尖子生、瑞祥号的掌柜、宫中的朋友,定期交流消息 —— 比如哪家有痘疫苗头,哪个地方的药材要涨价,咱们提前知道,就能早做准备。你愿意加入吗?”
林巧眼睛一亮。她家里是农户,去年父亲得了急病,是江兰用护理的法子救了命,她一直想报恩。而且护理坊的姑娘们常因 “消息不灵” 吃亏 —— 上个月城西张府有孩子得痘疫,她们直到府里来请才知道,差点错过最佳调理时间。“江姑娘,我愿意!咱们护理坊有五个姐妹,都是您教出来的,心思细,嘴也严,我这就去叫她们!”
从护理坊出来,江兰又去了瑞祥号的苏州分店掌柜吴成的住处。吴成跟着江兰多年,从苏州一个小布铺做到分店掌柜,不仅商业嗅觉敏锐,还和江南的商船、茶农都熟,去年还帮江兰查出过两江总督小舅子贪腐的线索。
“吴掌柜,坐。” 江兰递过一杯雨前龙井,“杭州分店刚因为盐商垄断棉花吃了亏,若是咱们能提前知道盐商的动向,根本不会这样。我想成立‘兰馨社’,让各地分店的核心掌柜都加入,每月交流一次当地的商业动态 —— 比如哪家商船要运新茶,哪个州县要调整商税,咱们互通消息,既能一起抓机会,也能一起避风险。”
吴成放下茶杯,当即点头:“江姑娘,这主意好!之前苏州有个粮商想哄抬米价,我要是早知道,就能联合其他商号压价,也不会让百姓多花冤枉钱。我这就联系南京、杭州、广州的分店掌柜,他们都是您信得过的人,肯定愿意来!”
最后,江兰去了宫中。小禄子正在御膳房帮忙,见江兰来,连忙放下手里的菜勺,感激地迎上来 —— 上个月他因发烧被白教士用 “放血疗法” 治得险些丧命,是江兰用蜂蜜盐水补气血、参片救急,才从鬼门关拉回来,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总想着报答。“江姑娘,您找我有事?”
“小禄子,我想成立‘兰馨社’,需要宫里的朋友帮忙传递消息 —— 比如皇上要采买什么,太医院有什么新动向,宗室里有什么事。你在御膳房,能接触到各宫的宫女太监,若是愿意加入,以后有消息咱们互相通个气,不仅能帮瑞祥号,也能帮更多百姓。”
小禄子想都没想就答应:“江姑娘,您去年用蜂蜜盐水救了我的命,别说传递消息,就是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愿意!我还认识养心殿的小太监小李子、娴妃宫里的张嬷嬷,他们都受过您的恩惠 —— 小李子去年咳嗽,是您教的梨汤方子好的;张嬷嬷的母亲得痘疫,是您派医师去接种的,我去跟他们说,肯定愿意加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