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十年十二月中旬,京城的寒风裹着雪粒砸在十三王府的朱漆大门上,发出 “簌簌” 的声响。江兰提着沉甸甸的食盒站在门廊下,指尖冻得有些发红,便拢了拢身上月白色的绒披风 —— 这是苏文清前几日刚送来的,领口缝着一圈狐狸毛,暖得很。前一日傍晚,胤祥的侍从小李子顶着风雪匆匆来瑞祥号,脸色焦急得很:“江姑娘,您快去看看十三爷吧!清查亏空的事催得紧,爷连熬了三夜,昨儿夜里胸痛又犯了,太医开了汤药,他却一口都没喝,只盯着账本看。”
江兰当时正和大嫂核对暖手宝的绣样,一听这话,当即放下手里的活计往后厨去。瑞祥号的后厨里,江老实正帮着挑拣刚送来的羊肉,见女儿神色匆匆,连忙问:“兰丫头,出啥事儿了?”“十三爷病了,我得做些能补身子又好消化的吃食送过去。” 江兰一边洗手,一边嘱咐,“爹,您帮我选带骨的羊腿肉,要肥瘦相间的,炖出来才嫩;再找些岷县的当归,得是去年的陈货,新当归太冲,怕十三爷喝不惯。”
丫蛋也跟着凑过来,踮着脚想帮忙:“姐姐,俺帮你洗姜片吧!娘说洗姜片要去皮,才不辣。” 江兰笑着点头,看着小妹认真地用小勺刮姜片皮,心里稍稍定了些。她知道胤祥的性子,越是病重,越惦记公务,寻常的参汤补药他肯定没心思喝,不如做道当归炖羊肉 —— 当归活血,羊肉补气血,炖得软烂些,既暖身又好消化,说不定能让他多吃两口。
从傍晚忙到掌灯,江兰才把食盒收拾妥当。底层放着保温的铜锅,里面是当归炖羊肉,上面铺着厚厚的棉垫;中层放着一碟切好的茯苓糕,是给兆佳氏准备的,她这些日子肯定也没好好吃饭;最上层是一个锦盒,里面装着改良版的暖手宝,还有一张写满食疗方子的纸。春桃帮着提食盒,忍不住念叨:“姑娘,您这也太用心了,连当归的年份都挑,要是十三爷还不喝,可就说不过去了。” 江兰笑着摇头:“不是为了让他‘说过得去’,是真担心他的身子,清查亏空的事急不得,得慢慢来。”
第二日清晨,江兰坐着兰馨的马车往十三王府去。马车里铺着厚厚的棉垫,食盒放在脚边,她时不时伸手摸一摸,确认铜锅还是热的。车窗外,雪还在下,路边的树枝上积着厚厚的雪,像裹了层白糖,偶尔有行人路过,都缩着脖子快步走。快到王府时,江兰忽然想起什么,让车夫停一下,从荷包里拿出一小块薄荷糖含在嘴里 —— 她怕自己冻得声音发颤,让兆佳氏更担心。
管家见是江兰,连忙上前接过食盒,脸上满是感激:“江姑娘,您可算来了!福晋从昨儿晚上就没合眼,在后院来回走,刚才还让丫鬟去厨房热参汤呢,说是再劝劝十三爷。” 江兰跟着管家往里走,十三王府的庭院比上次来更显安静,原本该挂满红灯笼的廊下,只亮着几盏昏黄的宫灯,灯光透过雪雾,散出淡淡的光晕。廊下的梅枝上积着雪,偶尔有几片花瓣被风吹落,落在青石板上,很快就被雪盖住。
“姑娘您听,内院还在叹气呢。” 管家压低声音,指了指不远处的正厅方向,“是福晋身边的大丫鬟春杏,刚才偷偷跟我说,福晋昨儿夜里守着十三爷,见他疼得睡不着,自己躲在屏风后哭,怕被爷看见。” 江兰心里一酸,加快了脚步,刚到正厅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低低的说话声。
“爷,您就喝一口吧,太医说这汤药能缓解胸痛。” 是兆佳氏的声音,带着几分恳求。“放着吧,我现在没心思喝。” 胤祥的声音沙哑,还带着咳嗽声。江兰轻轻推开门,只见正厅里燃着银丝炭,火盆里的炭块烧得通红,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的愁绪。兆佳氏穿着一身石青色的素面旗袍,旗袍的盘扣是银制的兰花纹,据说是胤祥去年生辰时送她的;发髻上只插了支银簪,簪头雕着小小的祥云,是她出嫁时母亲给的陪嫁。往日里总是带着笑意的脸上,此刻满是倦容,眼下的青黑藏都藏不住,眼眶还有些发红。
见江兰进来,兆佳氏像是见了救星,连忙起身迎过来,拉住她的手:“江姑娘,你可算来了!你快劝劝十三爷,他从昨儿夜里到现在,只喝了一口水,再这么熬下去,身子怎么撑得住?” 江兰能感觉到兆佳氏的手是凉的,想来是在雪地里站了不少时候,便把自己的绒披风解下来,披在她身上:“福晋先别急,我去看看十三爷,您也坐下歇歇,吃块茯苓糕垫垫肚子。”
跟着兆佳氏往后院的书房走,路过厨房时,江兰瞥见灶上还温着一碗参汤,汤面已经结了层薄油,旁边放着一个小小的银勺,勺柄上刻着 “兆” 字,显然是兆佳氏专用的。“这参汤热了好几次了吧?” 江兰轻声问。兆佳氏点头,声音有些发涩:“从昨儿晚上到现在,热了三回,他却连看都不看。太医说他是气血两虚,得补,可他总说‘清查亏空的事还没眉目,哪有心思补身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