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十月,京城的风裹着寒意掠过瑞祥号的门脸,王瑞却站在账房里,手里攥着油脂行的账单,额角沁出一层薄汗。他刚从西城的万顺油脂行回来,掌柜的把话说得绝:“王掌柜,不是我不卖给你,今年江南漕运堵了快一个月,猪油都压在码头运不过来,剩下的货早就被别家商号抢光了。现在别说你要的五百斤,就是五十斤,我也拿不出来 —— 要想买,等下个月吧,价格嘛,最少得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一斤!王瑞想起去年此时,猪油才八文一斤,这才半年,价格就翻了两倍还多。他快步走到后院的原料库,掀开盖在猪油桶上的粗布,里面只剩三个半桶,称重后才五十斤出头 —— 按瑞祥号工坊每日制作兰馨皂需二十斤猪油、香膏需十斤猪油算,这点库存连两天都撑不过。更别说包衣妇女工坊还等着包装香皂,后宫的订单催得紧,张嬷嬷昨天还派人来问:“下月的金箔皂和保湿香膏可别误了,皇后娘娘要用来赏赐各府诰命夫人。”
王瑞不敢耽搁,揣着账单就往护理坊赶。彼时江兰正坐在窗前,看着春桃整理兰馨香膏的订单 —— 江南裕丰号要三百盒美白香膏,京城的李尚书府、王御史府各要五十盒,还有外地官员托人来订的,堆了满满一叠。见王瑞脸色不对,江兰放下笔:“王掌柜,可是出了什么事?”
“江姑娘,大事不好了!” 王瑞把账单拍在桌上,声音都有些发颤,“猪油断货了!万顺行说江南漕运堵了,剩下的货被人囤积了,现在价格涨到二十文一斤还买不到。库里只剩五十斤,最多撑两天,这要是断了生产,后宫的订单、商铺的预订,还有包衣妇女工坊的活计,可都要黄了!”
江兰拿起账单,指尖划过 “二十文 / 斤” 的字样,眉头瞬间锁紧。她心里清楚,猪油是兰馨皂和香膏的核心原料 —— 皂基要靠猪油熬制,香膏里的滋润成分也离不开动物油脂,没了猪油,这两样主力产品就得停摆。可漕运堵了是天灾,商户囤积是人为,这两种情况叠加,短期想从京城的油脂行拿货,根本不可能。
“春桃,去把最近三个月的原料账本拿来。” 江兰沉声道。春桃很快抱来账本,江兰一页页翻着:七月猪油八文 / 斤,八月十文 / 斤,九月十五文 / 斤,十月直接跳到二十文,库存从三百斤降到五十斤。她指着账本对王瑞说:“你看,从八月开始价格就涨了,只是咱们没在意,现在才发现问题。除了猪油,牛羊油的价格怎么样?”
“牛羊油也涨了!” 王瑞连忙回话,“蒙古那边今年雪来得早,牧民出栏的牛羊少,牛羊油从每斤六文涨到十四文,也不好买。”
江兰放下账本,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飘落的零星雪花。若是寻常商户,遇到这种情况或许会涨价或者断货,可她不能 —— 兰馨皂和香膏不仅是生意,更是后宫和贵族依赖的日用品,断货会失了信任;更重要的是,包衣妇女工坊里七十多个妇女等着靠做活赚钱,一旦停工,她们下个月的生计就没了着落。她想起穿越前学过的供应链管理,遇到原料短缺,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从源头找货源,而不是依赖中间的经销商。
“有两个办法。” 江兰转身看向王瑞,眼神坚定,“一是去蒙古草原找牧民收牛羊油,牧民手里有新鲜的牛羊油,只是以前没渠道运到京城,咱们派人去谈,签长期契约,保证价格,肯定能拿到货;二是在京城周边鼓励农民种油菜,油菜籽能榨油,虽然是植物油,可改良一下工艺,也能掺进皂基和香膏里,既能补充原料,还能给农民多一条赚钱的路。”
王瑞眼睛一亮,随即又有些犹豫:“去蒙古路途远,还得跟牧民打交道,咱们没人懂那边的规矩啊;种油菜也得跟地方官打交道,农民要是不愿意种,怎么办?”
“没人懂,就找懂的人去。” 江兰早有打算,“你手下的李叔,前几年跟着你去过大漠,懂些蒙古话,还跟牧民做过皮毛生意,让他去最合适。至于种油菜,我去找顺天府的官员谈 —— 现在皇上推行新政,鼓励农桑,咱们包收购、出菜籽,帮农民增收,官员肯定愿意支持。”
当天下午,江兰就去了养心殿。胤禛正在看漕运的奏折,见她进来,放下朱笔:“又有什么事?可是兰馨香膏的供应出了问题?”
“回皇上,是原料出了些状况。” 江兰把猪油断货、价格上涨的事说了,又把自己的两个办法奏明,“蒙古牧民有牛羊油却难销,京城周边农民种粮收入有限,若是咱们从中牵线,既能解决原料短缺,又能帮牧民和农民增收,一举两得。只是去蒙古需派人护送,种油菜也需地方官配合,还请皇上允准。”
胤禛拿起桌上的漕运奏折,叹了口气:“今年江南雨水多,漕运确实耽误了不少事,商户趁机囤积居奇,苦的还是百姓和你们这些正经商户。你这两个办法很好,既解了你的燃眉之急,又能推动民生,朕准了。” 他当即传旨:“让顺天府配合江兰,鼓励农民种油菜,所需菜籽从官仓调拨;派十名兵丁护送去蒙古的商队,沿途驿站提供便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