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三月,京城的柳梢刚抽新芽,江兰带着新制的金箔兰馨皂往坤宁宫送。刚进偏殿,就见皇后身边的宫女正用手帕擦汗,粗麻布的帕子边缘起了毛球,上面绣的缠枝莲歪歪扭扭,沾了汗渍后更是显得暗沉。皇后见了,皱眉道:“这内务府供的手帕,料子越来越糙,纹样也老气,擦在脸上都磨得慌。”
江兰顺着话头看过去 —— 那手帕她也认得,是内务府按例给后宫供应的,用的是最普通的粗棉布,绣工也是宫里最低等的绣娘做的,别说皇后,连二等宫女都觉得用着不舒服。她忽然想起穿越前见过的文创手帕,一面绣图案、一面印文字,又软又好看,若是把这想法用到清代手帕上,既能解决宫廷手帕的粗糙问题,说不定还能成个新商机。
送完兰馨皂出来,江兰特意绕到内务府的布料库。管事太监见是御前侍读,连忙殷勤接待,指着堆在角落的粗棉布道:“江侍读有所不知,今年江南漕运耽搁,细棉布供得少,后宫的手帕只能先用这个凑数。您看这料子,粗得能磨破手,绣娘也不愿意绣,纹样自然粗糙。”
江兰拿起一块粗棉布,指尖能摸到明显的纱线,确实扎手。她又翻了翻旁边的细棉布 —— 只有一小匹,是给皇后做寝衣剩下的,料子柔软细腻,摸起来像云朵。“这细棉布要是用来做手帕,肯定舒服。” 江兰心里盘算:宫廷需要好手帕,京城的贵妇也肯定喜欢精致物件,若是用细棉布做手帕,一面绣花鸟、一面印诗句,既实用又雅致,定能受欢迎。
回到护理坊,江兰立刻找出纸笔,开始画手帕设计图。她没学过专业绘画,却记得穿越前见过的花鸟图案 —— 牡丹代表富贵,玉兰象征清雅,喜鹊寓意吉祥,这些都是清代人喜欢的纹样。她先在纸上画了一朵绽放的牡丹,旁边栖着一只喜鹊,线条简单却生动;另一面则想印诗句,选了李清照的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字体用清秀的小楷,既不占地方,又显文雅。
“姑娘,您这画的是啥?” 春桃凑过来看,眼睛一亮,“这花和鸟真好看,比内务府手帕上的强多了!” 江兰笑着把纸递给她:“我想做新款手帕,用细棉布,一面绣这个花鸟,一面印诗句,你觉得怎么样?” 春桃连连点头:“肯定好!宫里的娘娘们肯定喜欢,京城的夫人小姐也会抢着要。”
可谁来做呢?护理坊的学员要忙护理,瑞祥号的工匠只会做香皂,总不能自己动手。江兰忽然想起母亲江王氏 —— 母亲是汉军旗包衣妇女,手巧得很,绣活做得好,而且身边还有不少包衣姐妹,平时在家没事做,若是组织她们缝制手帕,既能解决人手问题,还能让她们多赚点银子补贴家用,一举两得。
当天傍晚,江兰就回了家。江王氏正在院子里缝补衣服,见女儿回来,连忙放下针线:“兰丫头,今天怎么有空回来?” 江兰把设计图递过去,又说了自己的想法:“娘,您看这手帕,用细棉布做,一面绣花鸟,一面印诗句。您和身边的包衣姐妹要是愿意做,我按每块手帕十文钱付工钱,做得好还能多给,您看行不行?”
江王氏接过设计图,仔细看了看,又摸了摸女儿带来的细棉布,眼睛都红了:“兰丫头,你真是有心了!你爹最近总说包衣姐妹们没事做,家里揭不开锅,要是能做这手帕,大家都能赚点银子。娘这就去跟她们说!”
第二天一早,江王氏就带着五个包衣妇女来了护理坊。为首的张婶是江王氏的老姐妹,手里还拿着自己绣的荷包:“江侍读,俺们听说您要做手帕,都想来试试。俺们的绣活虽说比不上宫里的绣娘,可也还算细致,您放心!” 江兰笑着把细棉布、针线和设计图分给她们:“张婶,您别客气,就按图上的绣,绣得像就行。线的颜色我都选好了,牡丹用红色和粉色,喜鹊用黑色和白色,您看这样行不行?”
张婶拿起线团,在布上比了比,点头道:“行!这颜色好看,绣出来肯定鲜亮。” 江兰又教她们怎么固定图案:“先把设计图铺在细棉布下面,用针沿着线条扎小孔,再按小孔绣,就能绣得像了。” 妇女们学得很认真,张婶很快就绣好了一朵小牡丹,虽然不如宫里绣娘精致,却透着股朴实的灵气。
江兰很满意,当即跟江王氏敲定:先做五十块样品,细棉布由她从瑞祥号采购,针线和染料也由她提供,妇女们只需负责绣活和缝制,每块手帕十文工钱,五天后交货。江王氏拍着胸脯保证:“兰丫头放心,俺们肯定按时做好,绝不耽误你的事。”
接下来的五天,江家的小院热闹起来。江王氏和包衣妇女们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绣,直到深夜才歇。江兰每天都回来看看进度,给她们送点点心和热水。张婶的手快,一天能绣两块;李婶眼神好,绣的喜鹊眼睛格外有神;王婶细心,缝制的手帕边缘整整齐齐,没有一点毛边。江兰看着她们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 —— 这些包衣妇女平时只能做些粗活,如今能靠自己的手艺赚钱,脸上都带着笑,这比手帕本身更让她开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