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分坊选在漕运码头旁的旧粮栈,玲儿带着团队到的时候,粮栈院里还堆着没清完的麻袋,墙角长着青苔,显然许久没人用。地方官派来的差役一脸不情愿:“江姑娘,这粮栈是城里最偏的地方了,您要不再选选?临街的铺子可都是乡绅的产业,动不得。”
玲儿没急着反驳,只是带着差役去码头看 —— 漕运工匠们正光着膀子凿冰,手背、胳膊上满是渗血的疮,有的工匠疼得握不住凿子,只能坐在地上哭。“差役大哥,” 玲儿指着工匠们的疮,“这粮栈离码头近,工匠们走几步就能来护理,要是选在临街,他们哪有功夫跑远路?您就通融通融,帮俺们把粮栈修修,往后工匠们能好好干活,漕运工期也能快些。”
差役看着工匠们的惨状,终是松了口。玲儿立刻带着团队清理粮栈:把麻袋挪到角落,用石灰粉刷墙壁防潮,将房间分成 “接诊室” 和 “培训室”,接诊室摆上从京城带来的陶罐(装防疮药膏),培训室墙上贴满《传染病防治手册》的节选(用大白话写的 “防疮要诀”)。
分坊开张第一天,没一个工匠来。玲儿知道是百姓不信任,便带着学员去码头义诊,免费给工匠涂防疮药膏。漕运工匠王二,手背的疮烂得流脓,之前涂了药商给的 “疮药”,反而更疼。玲儿用米酒给她消毒,再涂上改良的防疮药膏,一边涂一边说:“这药膏加了薄荷,能祛湿热,你每天涂两次,别用脏手抓,三天就能好。”
王二半信半疑,可涂了两天后,手背的疮真的不疼了,红肿也消了。第三天一早,他带着十几个工匠来分坊:“玲儿姑娘,您这药膏真管用!俺们都来学护理,也想给家里人涂。”
玲儿趁机开了 “防疮培训班”,教工匠们 “三招防疮法”:每天用艾草薄荷水擦身,穿透气的粗布衣裳,疮刚冒头就涂药膏。她还按江兰的叮嘱,给穷苦工匠免费发药膏,只收富户一点成本钱。不到半个月,苏州分坊每天要接诊八十多个工匠,有的工匠还把家人带来看感冒、治冻疮。
地方官来巡查时,见分坊里挤满了人,工匠们都笑着说 “玲儿姑娘是活菩萨”,不由感叹:“之前还觉得护理坊没用,现在才知道,这是真能帮百姓、助漕运啊!” 他立刻给胤禛递折子,请求在苏州其他码头也设分坊。
凉州分坊选在军营西侧的土坯房,钱贵带着团队到的时候,正赶上西北降温,土坯房的窗户破了洞,寒风直往里灌。凉州将军派来的参军一脸歉意:“钱大哥,凉州穷,只能委屈你们住这了,要是缺啥,俺们再想办法。”
钱贵没抱怨,只是笑着说:“有房子就行,俺们自己修。” 他带着学员用羊毛布补窗户,把从京城带来的炭火盆点燃,又在院子里搭了个简易的 “包扎台”—— 凉州士兵多冻伤,得方便随时处理。
分坊刚收拾好,就有士兵抬着一个伤兵来。伤兵李三,之前在军营冻伤了脚,退伍后没人护理,脚又肿了,连路都走不了。钱贵用温水给她擦脚,再用羊毛布包扎,一边包一边说:“你这脚得保暖,俺给你块羊毛布,晚上裹着睡,别烤火,不然容易烂。”
李三是个硬汉子,可听钱贵说 “能好”,眼圈却红了:“俺还以为这脚废了,以后没法种地养活娘了。” 钱贵拍着他的肩:“放心,俺们分坊会教你护理,还能帮你找活干,往后日子肯定好。”
凉州分坊的特点是 “军民共用”—— 白天给士兵处理冻伤、教护理,晚上给附近百姓看病。百姓张老汉,孙子冻得耳朵流脓,之前找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钱贵用防冻膏给孩子涂耳朵,再教张老汉 “晨起搓耳法”,不到五天,孩子的耳朵就好了。张老汉提着一篮鸡蛋来分坊:“钱大哥,您是俺们的救命恩人!这鸡蛋您一定要收下。”
钱贵按护理伦理规范,没收鸡蛋,却教张老汉怎么用当地的沙棘叶煮水防冻伤:“凉州沙棘多,煮水喝能暖身,比鸡蛋管用。” 张老汉回去试了,果然觉得暖和,便把这法子教给了其他百姓。
凉州将军来分坊时,正赶上钱贵给士兵演示 “羊毛布包扎法”,士兵们都学得认真。将军笑着说:“之前军营伤兵康复率靠你们京城讲师,现在有了分坊,士兵和百姓都能受益,这真是帮了俺们大忙!” 他立刻下命令,让军营给分坊送炭火和粮食,还派士兵帮忙巡逻,保护分坊安全。
兖州分坊选在灾后重建的流民安置点旁,小莲带着团队到的时候,安置点里挤满了人,不少流民咳嗽、发烧,孩子们更是面黄肌瘦。兖州知府亲自来接,眼里满是急切:“小莲姑娘,您可来了!流民多,传染病眼看着要蔓延,俺们都快急死了。”
小莲没耽误,立刻带着学员展开工作:先在分坊门口搭了 “消毒棚”,教流民用艾草蒲公英水洗手;再在安置点里贴《传染病防治手册》的 “防疫要诀”,用红笔标着 “勤洗手、不扎堆、喝开水”;最后开了 “义诊室”,给发烧、咳嗽的流民看病,免费发治疗风寒的草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