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远脸色一沉,又开口:“那小儿发热忌捂汗呢?《幼科发挥》明明白白写着‘汗出邪散’,你却让孩子穿单衣、用温水擦身,这不是拿皇子的性命开玩笑吗?”
“李院判,您可看过《儿科护理要诀》里的案例?” 江兰又翻开另一本账册,“庄亲王的小世子去年发热,老嬷嬷用三层棉被捂汗,差点闷坏心肺,是奴婢用温水擦身救回来的;果郡王的小世子上月发热,按奴婢的法子护理,两天就退热了,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反观之前,履郡王的幼子因捂汗惊厥,太医院用了三天汤药才稳住,这难道不是古法的弊端?”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黄帝内经》虽云‘汗出邪散’,却也说‘过犹不及’。小儿体质娇弱,捂汗过甚会导致‘热邪内闭’,反而加重病情,这是奴婢结合现代护理知识与宫中案例总结的,并非凭空捏造。”
张太医又跳出来:“那御膳房的清淡饮食呢?《饮膳正要》说‘荤油养气’,你却让御膳房少油少荤,如今宫里人都觉得没力气,这不是害了大家吗?”
“张太医,您可看过太医院的最新药材支出账册?” 江兰让春桃递上《护理坊成效账册》,“饮食改良前,宫里每月因油腻上火、腹泻就诊的有三十余人,药材支出十五两;改良后,每月就诊人数降至十人,药材支出仅八两,减少了近一半。皇上之前总说胃胀气,改良后也说‘身体轻快’,各宫主子和宫女太监的反馈都是‘肠胃舒服了’‘不上火了’,何来‘害了大家’之说?”
她走到张太医面前,又补充道:“至于‘没力气’,不过是您的主观臆断。奴婢问过御膳房,改良后的食谱虽清淡,却增加了鸡蛋、豆腐等滋补食材,每日早膳还有养生粥品,营养比之前更均衡。之前总喊没力气的小太监小李子,现在每天能传二十份奏报,比之前还精神,您若是不信,可去问问他。”
张太医被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悻悻地低下头。李修远还想反驳,江兰却没给他机会,继续说道:“奴婢还有一事要问各位太医 —— 护理坊成立至今,已培训宫女一百二十人,各宫的疾病率下降了四成,药材支出省了六百多两,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若是奴婢的方法真的‘离经叛道’,为何能有这些成效?难道各位太医觉得,‘古法’就一定是对的,哪怕它让更多人遭罪、让药材白白浪费,也不能改吗?”
这番话掷地有声,养心殿里瞬间安静下来。太医们你看我、我看你,竟没人能反驳 —— 江兰手里的账册、案例,都是实打实的证据,比他们空喊的 “古法”“祖制” 有说服力得多。
胤禛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已有了定论。他拿起江兰递上来的账册,翻了几页,又看向李修远:“李院判,江兰说的这些数据,都是真的?”
李修远张了张嘴,想说 “有水分”,可周院判在一旁点头,苏培盛也补充:“皇上,老奴也能作证,护理坊成立后,宫里的药材确实省了不少,宫女们也少生病了,之前总腹泻的小莲,现在每天都能好好干活。”
胤禛放下账册,脸色沉了下来:“朕以为,太医院的各位都是懂医理、顾大局的人,没想到你们竟如此固步自封!古法虽好,却也不能墨守成规,若古法真的万无一失,为何痘疫时死亡率五成?为何皇子们总因捂汗、禁水夭折?”
他站起身,走到李修远面前,语气严厉:“江兰一个包衣宫女,都能为了宫廷康健,四处收集案例、总结方法,你们这些太医院的太医,却只知道抱着几本古书,指责这个‘离经叛道’,那个‘不懂医理’,难道不觉得羞愧吗?”
李修远等人吓得连忙磕头:“臣等…… 臣等知错!”
“知错就好。” 胤禛回到御座上,语气缓和了些,“护理坊不仅不能废除,还要继续办下去。朕下令:即日起,护理坊与太医院合作,江兰参与太医院的儿科、内科诊疗方案制定;各宫的日常护理,由护理坊培训的宫女负责,太医院提供药材支持,不得再以‘古法’为由推诿、刁难。”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李修远,你身为院判,带头固步自封,罚俸三个月;王太医、张太医,你们肆意诋毁江兰的护理方法,各罚俸一个月,好好反省反省!周院判,你能客观看待护理成效,赏银五十两,协助江兰完善护理方案。”
“臣等遵旨!” 太医们连忙应下,尤其是李修远,头垂得更低了,脸上满是羞愧。
江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 她知道,这次太医院的刁难,不仅没废除护理坊,反而让护理坊的地位更稳固了,也让她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宫廷医疗,将现代护理知识与清代医疗结合,帮助更多人。
离开养心殿时,周院判特意追上江兰,语气带着几分歉意:“江兰姑娘,之前是老夫固执,没看清你的护理方法的好处,你别往心里去。往后太医院有什么诊疗方案,老夫一定跟你好好商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