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院判,您说烈酒伤皮肤,可太医院的针没消毒,已经让八人染了痘疫,这难道不是更伤?” 江兰拿出之前护理坊用的烈酒,倒在铜盆里,“您看,这烈酒能杀死秽气,煮过的针干干净净,种痘时才不会带秽气;至于护秽巾,奴婢已经让春桃缝了几个,您试试,不仅能挡秽气,还能提神,不会挡阳气。”
春桃连忙递上一个棉布巾 —— 三层棉布缝的,里面装着艾草和薄荷,边缘还绣了圈细带,能系在头上。胤禛拿起一个,放在口鼻上,深吸一口气,清凉的薄荷味瞬间驱散了些许困意:“这巾子不错,既能挡味,又不憋气。周院判,你也试试。”
周院判不情不愿地接过巾子,戴上后却没再反驳 —— 薄荷的清凉确实舒服,比闻着痘疫的秽气强多了。
胤禛不再犹豫,拍案道:“就按江兰说的办!苏培盛,你立刻去安排隔离殿,调二十个身强体壮的杂役,都戴上护秽巾和手套,负责搬运病人;周院判,你让太医院的太医跟着江兰学改进后的种痘术,谁敢推诿,朕饶不了他!”
“臣遵旨!” 苏培盛和周院判齐声应下,只是周院判的声音里带着几分不甘。
接下来的三日,江兰几乎没合过眼。她和春桃带着护理坊的十个宫女,缝了上百个护秽巾和手套 —— 棉布不够,就从内务府调;艾草不够,就去御花园采;烈酒不够,就让苏培盛从御膳房调。每个护秽巾都缝三层,里面装的艾草和薄荷按 “二比一” 的比例搭配,既能挡秽气,又能提神;手套用烈酒煮半个时辰,晾干后再用,确保没有秽气。
隔离殿的布置更是细致。江兰让人把偏殿隔成两间:轻症区铺着干草,放着温水桶(用于擦身降温)、烈酒罐(用于消毒);重症区摆着木板床,床头挂着棉布(用于清洁痘疹)、装着退烧草药的布包。她还教护理的宫女 “护理要诀”:“每天用温水给病人擦身,避免痘疹化脓;用烈酒消毒皮肤,不让秽气留在身上;病人的衣物要单独煮洗,不能跟别人的混在一起。”
种痘术的改进更是关键。江兰亲自示范:先选没化脓的痘疹(从轻症病人身上取),用烈酒煮过的针挑破,取少量痘浆;再用烈酒给健康人的胳膊消毒,轻轻划一个小口,把痘浆涂在伤口上;最后用干净的棉布包扎,叮嘱 “三天内别碰水,要是发热,用温水擦额头,别厚裹”。
有个太医院的年轻医徒忍不住问:“江兰姑娘,之前种痘都是取化脓的痘浆,您为什么选没化脓的啊?”
“化脓的痘浆里秽气重,容易感染。” 江兰耐心解释,“没化脓的痘浆里秽气少,种在身上既能产生防痘的力气,又不容易染病。就像咱们种庄稼,要选饱满的种子,才能长好苗,一个道理。”
医徒们听得连连点头,连周院判都凑过来,认真地看着江兰操作,没再反驳。
可推行到各宫时,还是遇到了阻力。翊坤宫的丽嫔死活不肯让宫女种痘:“种痘会染秽气,本宫的宫女要是出了事,谁来伺候本宫?”
江兰亲自去翊坤宫,手里拿着改进种痘后的记录:“娘娘,您看,这三天种痘的五十个宫女,没有一个感染,反而之前没种痘的,已经有三个染了痘疫。要是您的宫女不种痘,一旦染了痘疫,不仅伺候不了您,还会把秽气传给您,得不偿失啊。”
丽嫔看着记录上的 “零感染”,又想起钟粹宫小桃的惨状,终究松了口:“罢了,就按你说的办,要是出了差错,本宫唯你是问!”
胤禛也没闲着。他每天都去隔离殿视察,戴着护秽巾,亲自给病人递温水,还鼓励护理的宫女:“你们别怕,江兰的法子管用,等痘疫过去,朕重重赏你们!” 有了皇上的坐镇,宫女太监们不再恐慌,都主动配合种痘、隔离。
五日过后,成效渐渐显现。隔离殿里的小桃高热退了,红痘开始结痂;之前种痘感染的玲儿,也能坐起来喝粥了;全宫新增的痘疫病人从每日四人,降到了每日一人;种痘的宫女太监,再也没有感染的情况。
周院判拿着太医院的记录,走到江兰面前,语气带着几分羞愧:“江兰姑娘,是老臣之前固执,你的法子确实管用。这五日种痘的两百人,零感染,比老臣的古法强多了。”
江兰笑着摇头:“周院判过奖了,都是大家配合的结果。往后咱们可以把改进后的种痘术写进太医院的医书,让更多人能防痘疫。”
胤禛得知成效后,在早朝上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表扬了江兰:“江兰以‘隔离、护秽、改种痘’之法,解宫廷痘疫之危,实乃大功!往后太医院的痘疫防治,都要听江兰的调度,谁敢不遵,按律处置!”
消息传到护理坊,春桃和宫女们都欢呼起来。春桃拿着刚缝好的护秽巾,笑着说:“姑娘,您太厉害了!现在全宫都在说,您的法子比太医还管用,连皇上都信任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