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还有人偷懒。比如张嬷嬷曾偷偷把两件外衣放进 “内” 盆洗,被江兰发现后,江兰没指责,只是拿了块干净的白布,蘸着水擦了擦外衣的袖口,再擦到 “内” 盆里 —— 白布上立刻沾了灰黑色的污渍。“张嬷嬷您看,这就是外衣上的灰,要是混洗,就进了贴身衣服里。” 江兰语气平和,“您要是觉得分洗麻烦,我可以多找两个人帮您,清洁钱照样给。”
张嬷嬷看着白布上的污渍,脸微微发红,从那以后再也没混洗过。老王头也渐渐习惯了每日两次清运,甚至主动在垃圾角旁插了根竹竿,挂着提醒用的铜铃,到点就摇铃,让大家记得倒垃圾。
一周后,江兰如约给众人发 “清洁钱”。老王头接过二十文铜钱,笑得合不拢嘴:“姑娘,这钱拿着踏实!现在垃圾角没臭味了,苍蝇也少了,干活都舒心!” 张嬷嬷也接过铜钱,语气带着几分不好意思:“以前是我老顽固,现在分洗后,身上的痒也好多了,确实是好事。”
丫蛋也跟着沾光,江兰给她买了江南的桂花糕,小姑娘拿着糕,跑去跟杂役们分享:“我姐说,你们好好干活,下次还发钱!” 杂役们被逗得哈哈大笑,对卫生改革的配合度更高了。
半个月转瞬即逝。入夏的闷热依旧,可御前试点区却变了模样:迁移到僻静处的水缸擦得锃亮,木盖盖得严严实实,缸边再也没有污渍;垃圾角的两个区域划分得清清楚楚,铜铃一响,大家就自觉按类倒垃圾,再也没有乱堆的情况;洗衣区的木盆摆得整整齐齐,“内”“外” 标识一目了然,晾衣架上的衣物也分区域挂着,红色的 “内” 衣在阳光下格外显眼。
更明显的是成效。之前因腹泻请假的小李子,如今每天精神饱满地传奏报,再也没犯过肚子疼;御前的十个侍女,半个月里没一个人缺勤,之前有人偶尔抱怨的皮肤痒,也渐渐消失了;甚至连御膳房的厨子都来打听:“江兰姑娘,你们这试点区怎么没人病啊?能不能也给我们那儿推推?”
这日午后,胤禛处理完江南漕运的奏报,特意绕到御前试点区视察。苏培盛跟在一旁,指着干净的水缸、整齐的垃圾角,笑着说:“皇上您看,这都是江兰姑娘的功劳!半个月没人生病,御前的药材支出比上月少了四两,连太医院都来问改革的法子呢!”
胤禛走到水缸边,伸手摸了摸缸壁 —— 光滑干净,没有一点水垢。他又走到垃圾角,看到木牌上清晰的 “秽物”“常物” 字样,还有旁边埋剩菜的深坑,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江兰呢?” 他问道。
“在洗衣区呢!” 苏培盛指着不远处,“正教新进来的小宫女分洗呢。”
胤禛顺着他的目光看去 —— 江兰正拿着一件贴身的小衣,耐心地跟小宫女说:“这件要放进‘内’盆,用温水洗,别放太多皂角,免得刺激皮肤……” 丫蛋站在一旁,帮着递木盆,小脸上满是认真。
“做得好。” 胤禛轻声说,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不用硬逼,用实诚和耐心让大家愿意配合,还自掏腰包发钱,比有些只会靠规矩压人的官员强多了。” 他转头对苏培盛说,“传朕的旨,让内务府把御前试点的法子整理出来,先在太监房、御膳房推广,下个月再在全宫推行。江兰依旧负责总领,太医院、内务府都要听她调遣。”
“是!老奴遵旨!” 苏培盛连忙应下,心里替江兰高兴 —— 从护理课到卫生试点,再到全宫推广,这丫头的路走得越来越稳了。
江兰得知消息时,正在给杂役们发第二周的清洁钱。老王头接过铜钱,激动地说:“姑娘,皇上都认可您的法子了!往后全宫都要学咱们御前,您可真是厉害!”
江兰笑着摇头:“不是我厉害,是大家愿意配合。这卫生改革不是我一个人的事,是咱们所有人的事 —— 大家少生病,多干活,皇上的新政才能推得更顺,咱们的日子也才能更好过。”
张嬷嬷也凑过来说:“姑娘,以后有什么新法子,您尽管说,我们都听您的!现在分洗、刷缸、倒垃圾,都成习惯了,不觉得麻烦了。”
江兰看着眼前的景象 —— 杂役们笑着清点铜钱,宫女们认真地分洗衣物,丫蛋在一旁帮着擦水缸盖子,阳光洒在每个人身上,带着几分温暖的气息。她想起发现水源污染时的焦虑,递奏折时的紧张,再看看如今试点成功的景象,心里满是踏实。
回到东偏院时,春桃兴奋地拿出内务府送来的新木牌 —— 上面刻着 “宫廷卫生总领江兰”,是按胤禛的旨意做的。“姑娘,您现在可是全宫的卫生总领了!” 春桃语气里满是自豪。
江兰接过木牌,摸了摸上面的字迹,心里却在盘算下一步:全宫推广时,要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方案 —— 杂役房人多,要多设几个水缸;御膳房油污重,要加设 “油污桶”;太监房住宿密集,要强调衣物分晾。还要编一本《卫生简易手册》,用简单的图画和文字,让宫里所有人都能看懂、学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