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正拿着太医署的药材账本,看到上面 “本月御前伤病药材支出减少三成” 的记录,心里本就对江兰的护理教学十分认可。听到她的请求,立刻笑着答应:“没问题!养心殿西侧有间闲置的偏殿,之前用来存放旧奏报,我让人去打扫干净,再搬些桌椅进去,保证不耽误你下周开课。”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皇上昨日还问起护理教学的事,说‘药材支出少了,奏报整理也快了’,对你很是满意。你扩大教学范围,皇上肯定高兴,要是需要什么教具、草药,尽管跟库房提,老奴帮你打招呼。”
江兰躬身道谢,心里满是踏实 —— 有苏培盛的支持和皇上的认可,扩大教学规模的事就顺利多了。她回到东偏院后,立刻开始筹备:让春桃统计想学护理的人数(最后统计出三十人,包括二十名宫女和十名太监);让杂役从库房领来更多的棉布、粗针,连夜缝补布偶(这次要做三十个,确保每人都有练习教具);将之前分剩的艾草、蒲公英、薄荷重新整理,装在更大的陶罐里,还特意让苏培盛帮忙从太医署领了些凡士林,用来熬制更多的艾草膏,方便学员们带走使用。
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江兰还整理了近期的 “实战案例”—— 除了小菊的烫伤,还有青禾用冷敷处理磕碰伤、小翠用艾草膏预防冻疮的例子,她把这些案例写在纸上,准备在下次课上当作教材,让学员们更直观地理解护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一周后,小偏殿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江兰提前去查看:偏殿里摆着三十张小木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一个布偶、一个草药罐和一卷纱布;墙角摆着五个炭火盆,确保殿内温暖;墙上贴着江兰用炭笔写的 “护理步骤”——“烫伤:冷水冲→涂药膏→避免摩擦”“磕碰伤:冷敷止血→热敷散淤→消毒包扎”“冻疮:艾草膏涂抹→保暖→避免抓挠”,字迹工整,一目了然。
开课当日,天刚亮,小偏殿外就排起了长队。小菊带着几个杂役房的宫女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笔记本,脸上满是期待;小禄子和小全子也来了,小全子的手伤已经好了大半,还特意带了自己画的 “烫伤处理步骤图”,想请江兰指点;连之前对护理教学有些疑虑的张嬷嬷,也站在队伍里,手里攥着一块干净的布巾,准备记笔记。
江兰走进偏殿时,众人纷纷躬身行礼,语气里满是恭敬:“江兰姑娘好!”
她笑着点头,走到殿中央的演示台旁,拿起一个布偶 —— 这个布偶的胳膊上不仅缝了红布条模拟伤口,还缝了一块黄布条,用来模拟 “烫伤红肿处”。“今日咱们先复习之前学的伤口包扎和草药辨识,再重点讲烫伤和磕碰伤的实战处理。” 她举起布偶,指着黄布条说,“大家看,像这样的烫伤,第一步要立刻用冷水冲洗,冲洗时间不能少于半盏茶,水温以‘不冰手、能忍受’为宜,太冰会冻伤皮肤,太烫则起不到降温效果。”
她一边说,一边拿起一个铜盆,倒了些温水(模拟冷水),将布偶的 “烫伤处” 浸在里面:“小菊姑娘上次烫伤,就是冲了半盏茶的冷水,再涂了艾草膏,才没起水泡。若是像以前那样涂猪油、冲热水,只会让烫伤更严重。”
小菊站在人群里,听到自己的名字,连忙举手:“姑娘,我上次冲完冷水后,手腕还是有点肿,涂了艾草膏第二天就消了,是不是艾草膏也有消炎的作用啊?”
“没错。” 江兰笑着点头,拿起一罐艾草膏,“艾草能活血化瘀,凡士林能滋润皮肤,两者熬在一起,不仅能消炎,还能预防疤痕。大家课后每人领一罐,平时可以用来涂冻疮、消炎肿,很实用。”
接着,江兰又讲了磕碰伤的处理:“若是不小心磕破了头、碰伤了腿,先要用干净的纱布蘸冷水冷敷,止血止痛;过了一日后,再用温水热敷,促进淤血消散,然后用烈酒消毒伤口,包扎好。青禾姑娘上次磕伤膝盖,就是用了这个法子,四日就好了,比之前贴膏药快了三天。”
青禾连忙点头,掀起裤腿展示膝盖:“大家看,一点疤痕都没有!之前我磕伤,贴膏药贴了七天还疼,现在用姑娘教的法子,好得又快又不疼!”
学员们看得认真,手里的炭笔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小全子坐在前排,一边记一边提问:“姑娘,咱们太监平时搬重物多,容易闪到腰,该怎么处理啊?”
江兰想了想,拿起一个布偶,模拟腰部弯曲的动作:“闪到腰后要先卧床休息,别用力弯腰,然后用蒲公英煮水喝,能消炎止痛;过两天后,用热布巾敷腰,再涂些艾草膏,促进血液循环。我已经把蒲公英煮水的方法写在纸上了,课后大家可以领一份。”
讲完理论,江兰开始组织实操练习。学员们两人一组,用布偶练习烫伤处理和磕碰伤包扎,江兰穿梭在各组之间,耐心指导。看到小全子把布偶的 “烫伤处” 裹得太紧,她连忙说:“松开些,烫伤处的皮肤很脆弱,裹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利于恢复。就像小菊姑娘那样,涂了药膏后轻轻裹一层纱布就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清卷王:开局给雍正打工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