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深水攻坚遇顽石 柳暗花明见转机
设备型号差异的发现,犹如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笼罩在调查之上的浓重迷雾,为陷入僵局的调查工作带来了一线曙光,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
在指挥部里,原本沉闷压抑的氛围瞬间被打破,人们的精神为之一振,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一丝光明。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这条看似微不足道的线索上,它虽然渺小,但却可能成为通往核心真相的关键路径。
林昊宇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了调查部署。他决定集中最精锐的力量,成立一个专门针对设备采购的专项核查组。这个小组将由他亲自领导,而董卫国则负责具体的指挥工作。
林昊宇深知时间紧迫,容不得丝毫拖延。他要求核查组以最快的速度展开行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务必将这条线索查个水落石出。
“我们的目标非常明确!”林昊宇在白板上划出重点,“第一,查清招标文件明确要求A型号设备,最终为何变成了B型号?这个变更的决策过程是什么?谁提议?谁批准?有无会议记录、书面批示?第二,查清河路桥公司实际采购和投入施工的,到底是A还是B?有无验收记录、现场照片、设备采购发票和付款凭证?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核算因为这个变更产生的价差到底有多少?这笔钱去了哪里?”
任务清晰,责任到人。一组人立刻返回市交通局,不再纠缠于宏观账目,而是直接索要“青峰岭隧道”项目所有关于设备选型、技术论证、招标答疑、合同谈判的原始过程文件。另一组人则直奔项目业主单位——清河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调取设备进场报验单、监理日志、竣工验收报告等施工过程资料。第三组人则再次联系审计局,要求提供对该项目设备的专项审计痕迹。
然而,对手的反应速度和防御之严密,再次超出了调查组的预料。
前往交通局的小组反馈:负责档案管理的科室负责人声称,部分早期的、过程性的会议纪要和请示文件“可能因为办公室搬迁、档案室容量有限等原因,尚未完全归档”或“需要时间查找”,巧妙地进行了拖延和阻挠。而当他们要求直接与当年参与项目决策的知情人谈话时,对方不是称病请假,就是被安排“出差”或“参加重要会议”,根本无法接触。
前往项目建设指挥部的小组则遭遇了另一种软钉子。对方非常配合地提供了大量的验收报告和监理日志,但仔细核查后发现,所有文件上清晰写明的设备型号,竟然都是符合招标要求的A型号!盖章、签字一应俱全,形式上天衣无缝。 “这怎么可能?”年轻的干部小张难以置信地翻动着厚厚的文件,“难道我们之前看到的投标文件是假的?”
“不是投标文件是假的。”经验老到的董卫国脸色阴沉,拿起一份监理日志指着上面的签名,“是有人事后补足了所有手续,统一了口径,把B型号这件事从纸面上彻底抹掉了!你看这些日志的笔迹和签名风格,前后高度一致,几乎没有时间跨度感,很可能是近期集中补签的!”
最蹊跷的是前往审计局的小组。他们被告知,当时负责该项目审计的主审会计师,恰好在半个月前“突发急病住院了”,目前无法接触。而备份的审计底稿中,关于设备核查的部分,“恰好”缺失了几页关键凭证附件。
线索,仿佛在即将汇流的瞬间,被人为地强行掐断了。对方用一套组合拳:拖延、回避、篡改记录、关键人物消失,几乎完美地封堵了调查组基于“设备型号”的进攻路线。指挥部里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一盆冷水兜头浇下,再次陷入令人窒息的困局。
“他们这是要把所有漏洞都堵死,把所有路都斩断!”周玲气得将笔拍在桌上,“做得这么干净,反而更说明心里有鬼!”
林昊宇站在白板前,凝视着那条被重重圈出的“设备型号变更”线索,以及周围写满的“受阻”、“无法查询”、“人员失踪”的标注。他的脸色平静,但紧抿的嘴角和微微眯起的眼睛,透露着他内心的波涛汹涌。对手的老辣和果决,确实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他们可以在纸面上抹掉痕迹,可以在口头上统一说法。”林昊宇缓缓开口,声音冷静得可怕,“但是,他们能抹掉所有见过那些设备的人的记忆吗?能抹掉工地上可能留下的任何实物痕迹吗?能抹掉那些不属于官方记录体系里的‘东西’吗?”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炬:“改变思路!跳出他们给我们设定好的官方文件路径!”
“董主任,你立刻想办法,秘密接触当年在青峰岭隧道工地上真正开这些破碎锤的操作手、维修工!哪怕他们现在离开了路桥公司,也要想办法找到他们!工人心里最清楚他们开的是什么机器!”
“周主任,你带人,想办法从二手工程设备市场入手!查清河路桥集团或者其关联公司,在那段时间前后,有没有大规模采购过B型号的二手设备?或者有没有将一批几乎全新的B型号设备快速转卖掉的记录?这种大宗交易,市场上不可能没有一点风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