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迷雾重重线索断 各方角力暗潮生
作者朱氏春秋
周玲带着一名干部,连夜驱车赶往省城。夜色沉沉,她的心情却如同车灯照亮的前路,既清晰又充满未知。与省交通设计院那位老专家的接触必须万分谨慎,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与此同时,在清河市培训中心的指挥部里,气氛并未因关键突破的出现而放松,反而更加凝重。林昊宇深知,对手的反扑绝不会仅限于对云海郑国栋的打击。他命令各组加快进度,同时更加注意工作方式和保密纪律。
然而,坏消息还是接踵而至。
首先是在技术层面。技术小组试图对周玲传回的那几条可疑资金流水进行深度溯源,追踪那几个省外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但很快发现,这些公司结构复杂,层层嵌套,最终指向了海外离岸账户,查询权限和手续极其繁琐,短时间内难以取得决定性进展。这条最有力的线索,暂时陷入了僵局。
紧接着,外围走访组遇到了更大的困难。之前还愿意透露只言片语的一些项目参与者、离职人员,突然变得异常警惕,要么直接拒绝见面,要么接起电话就匆忙挂断,语气惶恐。显然,有人已经发出了严厉的“封口令”,甚至可能进行了威胁。
更让人窝火的是,副主任董卫国带队再次前往市财政局,要求调取“青峰岭隧道”项目更详细的评审底稿和原始凭证时,对方的态度虽然依旧客气,但效率变得异常低下。不是负责档案的管理员“临时请假”,就是需要“走更高级别的审批流程”,明显是在用“软钉子”拖延时间。
“林主任,对方这是在跟我们耗时间,消磨我们的耐心和办案期限。”董卫国面色阴沉地向林昊宇汇报,语气中带着 frustration(挫败感),“他们知道我们这种专项调查不可能无限期拖下去。”
林昊宇站在白板前,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线索和问号。他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赵汉山”和“吴天雄”的名字。对手的反应速度和组织力度,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张保护网,织得又密又韧。
“他们越是这样,越是说明我们打疼了他们,方向是对的。”林昊宇转过身,目光扫过略显疲惫的团队成员,“他们可以拖延,可以设置障碍,但他们无法抹掉所有痕迹。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沉住气,比他们更有耐心。”
他重新调整部署:“技术组,资金流水的溯源不能停,按程序向上级申请协查,哪怕慢,也要一步步往前推。外围组,暂时停止大规模走访,避免打草惊蛇和给对方施加压力的机会。集中力量,深度分析我们已经拿到手的海量招标文件和合同文本,用人工+智能比对的方式,给我找出所有异常低价中标、特定品牌指定、不合理条款设置等疑点,一个一个标段地过!”
这是最笨的办法,也是最扎实的办法。意味着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进行枯燥乏味的筛查工作。但这是在被对手切断其他路径后,唯一能依靠自身力量持续推进的方向。
众人领命,指挥部里再次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纸张翻动的声音。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等待省城消息的过程显得格外漫长。直到第二天下午,周玲的电话终于打了回来。林昊宇立刻走到外面接听。
“林主任,”周玲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疲惫和愤怒,“录音拿到了,但是……情况有点复杂。”
“你说。” “我见到了那位老专家,他很配合,也确实从那位退休工程师手里拿到了录音笔。里面的内容……确实提到了青峰岭项目,也有对方试图行贿、打听标底的意思表示,但是……”周玲顿了顿,“关键人物的名字非常模糊,录音环境嘈杂,而且对方说话很有技巧,用的是暗示和黑话,没有直接提到‘行贿’、‘标底’这样的字眼。作为直接证据,在法律上的证明力……可能不够充分。”
林昊宇的心微微一沉。果然,对手的老辣超出想象,连这种私下留的证据都做了防范。 “录音原件立刻送去做司法语音增强和鉴定,不要放过任何一点信息。同时,保护好那位老工程师和这位老专家。”他迅速下令。 “明白。我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
挂了电话,林昊宇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线索似乎又一次在即将清晰时变得模糊。就像在迷雾中行走,看得见方向,却总是抓不住那个实实在在的目标。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又响了,是一个来自省城的陌生号码。他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是林昊宇主任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温和而陌生的男声。 “我是。您哪位?”
“林主任,您好。冒昧打扰。我是省政府办公厅的王副秘书长啊。”
对方自报家门,语气十分客气,“听说您带队在清河搞营商环境调研?辛苦了辛苦了。省领导对各地的营商环境非常关注,特意让我问问,调研工作还顺利吗?有什么发现或者困难需要省里层面协调解决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虎啸云海之红途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虎啸云海之红途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