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的回响”实验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并未立刻转化为实际的效益,反而像一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在龙宫幸存者内部激起了更深的波澜和更明确的分化。
研究组内部,莉娜和她的支持者们备受鼓舞,认为找到了一条通往理解并最终掌控能量伤疤的全新路径,主张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深度研究。而保守派则更加忧心忡忡,认为这种主动“招惹”混沌能量的行为是在刀尖上跳舞,那次实验短暂的“平台期”在他们看来更像是猛兽被捕兽夹夹住前一瞬间的凝滞,预示着更大的危险。
这种技术路线之争,迅速蔓延到了整个幸存者群体。以陈老为代表的部分人,虽然认可研究价值,但内心深处依然倾向于“固守”,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利用现有成果稳定核心区,建立可持续的循环,探索伤疤应该是遥远未来的课题。而张海、艾米等经历过外出探索、深知资源匮乏和外部威胁紧迫性的人,则更倾向于支持莉娜,认为必须抓住任何可能加速理解这个世界、获取新力量的机会。
分歧不再是简单的“冒险”与“保守”,而是演变成了关于龙宫未来走向的根本性争论:是优先建立一个稳固的、但可能逐渐萎缩的“摇篮”,还是不惜代价,冒险去追寻一个渺茫但可能带来新生的“未来”?
日常的例会上,争论变得愈发激烈,甚至带着一丝火药味。陈老引经据典,强调稳定和延续的重要性;张海则用探索队亲眼所见的危机和物资的捉襟见肘来反驳。双方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一度变得十分僵持。
宋茜默默地听着,没有像往常一样急于调解或裁决。她知道,这一次,简单的折中方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技术上的分歧源于理念上的差异,而理念的统一,需要一次灵魂层面的碰撞与重塑。
在争论最为激烈的时刻,宋茜缓缓站起身。她没有看争吵的双方,而是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然后转身,走向了通往龙宫之门方向的那条幽暗廊道。
“都跟我来。”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众人面面相觑,争吵声戛然而止。陈老、张海、艾米、莉娜……所有核心成员,以及附近一些注意到情况的幸存者,都带着困惑和一丝不安,默默地跟上了宋茜的脚步。
她带领着这支沉默的队伍,穿过布满创伤的廊道,再次踏入了那片“光之墓园”。
巨大的、布满裂痕的龙宫之门依旧沉寂,门扉上那三株枯萎的幼苗在应急荧光下显得格外凄凉。空气中弥漫的悲怆与这里绝对的寂静,瞬间扼住了所有人的呼吸。争论、分歧、乃至生存的焦虑,在这片象征着终极牺牲与破败的景象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可笑。
宋茜停在门前,仰望着那枯萎的幼苗,背对着众人。她的声音在空旷的墓园中回荡,清晰而沉静:
“我们站在这里。站在路岩队长,站在无数牺牲者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这片最后的立足之地上。”
她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着每一个人。
“我们争论,我们恐惧,我们为有限的资源和未知的风险而焦虑。这都没有错。”她的语气带着理解,却更带着一种超越性的冷静,“但我想请大家看看这里,感受这里。”
她抬起手,指向那枯萎的幼苗,指向布满裂痕的门扉。
“我们争论着是‘固守摇篮’还是‘追寻未来’。但我想问,我们真的有资格,心安理得地仅仅‘固守’这个用如此惨烈代价换来的‘摇篮’吗?”
她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范博士的日志告诉我们,我们的文明带着‘原罪’。我们惊醒了沉睡的存在,我们伤害了这片深海。路岩队长的牺牲,渊鲸意志的庇护,或许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活下去’,更是给了我们一次机会——一次纠正错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她看向陈老:“陈老,您渴望稳定与延续,我明白。但延续一个建立在错误和牺牲之上的、不断萎缩的文明,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延续’吗?那与等待死亡有何区别?”
她又看向张海和莉娜:“你们渴望突破与探索,我也明白。但如果我们只盯着前方的危险与机遇,却忘记了我们为何出发,忘记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承载的代价与希望,我们的探索,与旧时代那些盲目冲向深空、最终引来灾祸的先辈,又有何本质不同?”
她的质问,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脸上的激动和固执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反思所取代。
“我们今天站在这里,不是作为无辜的受害者,也不是作为傲慢的征服者。”宋茜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蕴含着更强大的力量,“我们是‘后来者’。是背负着罪孽与希望,被给予了一次宝贵赎罪与重生机会的‘后来者’。”
“我们的目标,不应仅仅是‘生存’。”她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的目标,是‘理解’,是‘共存’。是找到一条路,让人类文明能够真正与这个我们曾伤害过的世界,和平共处下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新纪元前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