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枢纽避难所内的秩序,在宋茜回归后,以一种缓慢但可见的速度建立起来。伤员得到了更妥善的安置,有限的物资被严格分配,艾米和技术人员开始尝试修复部分区域的应急照明和内部通讯线路——哪怕只能连通几个相邻的避难所,也是巨大的进步。幸存者们脸上,开始出现一丝除了恐惧和麻木之外的神情,那是对“秩序”本身的本能向往和依赖。
然而,这份脆弱的秩序,始终建立在一个无人敢轻易触碰的恐惧之上——外部。
龙宫核心区暂时安全,得益于渊鲸意志最后爆发形成的残余能量场。但这层屏障能持续多久?外面的“收割者”是离开了,还是…仍在徘徊?
这个问题,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每个人的心头,也让宋茜无法真正安心于内部的重建。她必须知道外面的情况。
“我们需要眼睛。”宋茜对聚集起来的几名原守卫和技术骨干说道。她的左臂用更坚固的材料重新固定,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里的决断不容置疑。“不能一直困在这里当瞎子。”
“可是宋队,”一名脸上带着疤痕的老守卫,张海,忧心忡忡地开口,“我们现有的设备,主动探测信号一出去,无异于在黑夜里点火把。被动声纳…外面的能量乱流太强,干扰严重,几乎听不到什么有用的。”
“不用复杂的设备。”宋茜走到一堆从废墟里清理出来的物资前,拿起一个拳头大小、表面布满划痕的金属球体。那是一种旧式的机械式深水探测器,结构简单,几乎没有能量波动,依靠预设的浮力控制和机械计时器运作,能记录下潜航路径上的水压、温度和基础的声学背景噪音。“用这个。”
“‘海螺’?”一名年轻的技术员认出了这种几乎被淘汰的老古董,“它的有效探测距离很短,而且数据回收…”
“我们不需要知道很远。”宋茜打断他,“我们只需要知道,在我们‘家门口’,还有没有‘客人’。它的简单,反而是优势。准备几条不同的预设路径,把它们放出去。”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当前最稳妥的选择。没有人反对。在生存面前,任何可能获取信息的手段都值得尝试。
几个小时后,三枚代号“海螺”的机械探测器,通过一个相对隐蔽且经过加固的破损观测口,被悄无声息地释放了出去。它们如同三粒投入墨海的石子,带着所有人的期盼与不安,消失在外界的黑暗中。
接下来的等待,格外漫长。避难所内,连孩子们的低声啜泣都仿佛刻意压抑了。每个人都在侧耳倾听,尽管明知什么也听不见。宋茜坐在一个物资箱上,闭目养神,但微微蹙起的眉头和紧抿的嘴唇,暴露了她内心的不平静。她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贴身收藏的那份幸存者名单,布帛的粗糙触感提醒着她肩负的重量。
预定回收时间到了。技术人员利用修复的简易绞盘,开始回收连接探测器的缆绳。金属摩擦的“嘎吱”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牵动着每一根神经。
第一枚“海螺”被拉了回来,外壳上覆盖着新鲜的深海沉积物。技术员快速读取着内部存储的模拟数据。
“路径A…水压正常,温度梯度稳定…背景噪音…混乱,但未识别出有规律的非自然声源。”技术员汇报着,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庆幸。
众人稍微松了口气。
第二枚“海螺”回收。数据大同小异,只是在某一时间点记录到了一次短暂的低频震动,疑似远处的地质活动。
希望似乎在增长。
当第三枚,也是路径最靠近原来“收割者”聚集方向的探测器被回收时,技术员读取数据的手猛地顿住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怎么了?”宋茜立刻察觉到不对,站起身。
“路径C…在…在探测周期的后半段…”技术员的声音带着颤抖,“背景噪音…消失了。”
“消失了?”张海疑惑,“是设备故障?”
“不…不是故障。”技术员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恐惧,“是…是被‘覆盖’了。记录显示,在某个瞬间开始,所有的自然海洋背景噪音——水流声、远洋生物的低鸣、甚至地壳的轻微嗡鸣——全部被一种单一的、极其微弱但覆盖范围极广的…‘静默’所取代。”
他调出了声纹图谱。屏幕上,原本应该充满各种杂乱波形的图谱,在某个时间点之后,变成了一条近乎平滑的、只带着某种极低频规律震颤的直线。那种震颤并非真正的“声音”,而更像是一种…能量的脉动,一种存在于听觉范畴之外的、令人灵魂不适的“存在感”。
“就像…就像有什么东西,张开了一个巨大的、吸收一切声音的领域…”技术员喃喃道,“而且,根据数据反推,这个‘静默’领域的边缘…距离我们的屏障,最近处可能不足五海里。”
避难所内,刹那间落针可闻。方才一丝侥幸的暖意,被这冰冷的现实瞬间扑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新纪元前夜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