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满在高昌国呕心沥血,以近乎自损的方式寻得深埋地下的水源,并因地制宜制定出那套立足长远、与严酷环境共存的农业改良方案后,便因精力耗损过巨,未等亲眼见证成果,便在李青山等人的护卫下,踏上了东归的旅程。她的离去,在高昌国上下心中,留下了无尽的感激与一种近乎神话的传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距离赵小满西行已过去三年。
这三年来,大燕国内,“女户承田法”在经历了初期的激烈震荡后,已逐渐在大部分地区扎根,虽仍有阻力,但大势已成,无数女子的命运因此改变。“丰女国际农学院”更是声名远播,不仅周边邦国,连更遥远的国度的求学者也纷至沓来,丰女村俨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农业知识与技术交流中心。
而遥远的西域,关于那位来自东方、能“聆听大地之音”、指引他们找到生命之泉的女农官的故事,非但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淡化,反而在口耳相传中,被赋予了更多神圣的色彩。
高昌国,在赵小满离开后,举全国之力,严格遵循她留下的方案。在新发现的绿洲区域,坎儿井如同人体的血脉,将地下暗河的清泉引出,滋养着新栽种的枣林和沙棘园;在广袤的戈壁滩上,那些经由赵小满感知后选育出的耐旱牧草和灌木,顽强地挺立着,它们的根系如同网络,牢牢锁住了流动的沙丘,原本黄沙漫漫的土地,开始星星点点地泛出生命的绿色。
变化是缓慢却坚实的。
第一年,新绿洲的枣树成活率高达八成,沙棘开始挂果。
第二年,固沙植物成效显着,部分区域的草场得以恢复,畜牧业有了起色。绿洲核心区试种的“丰女一号”耐旱系,在精心灌溉下,产量虽不及大燕本土,却已是高昌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丰收!
第三年,效果愈发显着。新绿洲的范围扩大了近一倍,枣子和沙棘的收获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甚至开始通过商队向外出售,换取其他物资。戈壁边缘,已然出现了一片连绵的、充满生机的绿色屏障。粮食的自给率大幅提升,因饥荒而引发的社会动荡得到了有效缓解。
这一切,都被高昌人,以及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商旅、使臣,真真切切地看在了眼里。
他们亲眼见证了死寂的荒漠如何焕发生机,亲眼看到了那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高产粟穗,亲眼目睹了高昌国民众脸上重新焕发出的希望与光彩。
这一切奇迹的源头,都指向了那个来自东方大燕、名为赵小满的女子。
起初,是感激。
“那位赵女官,真是我们高昌的救星!”
“若非她指点,我们怎能找到这地下甘泉?”
“她给的方子,神了!”
渐渐地,感激化作了崇敬。
“她定然是得了农神的指引!”
“她能听懂大地的话语,这不是凡人能做到的!”
“她是大地母神的使者!”
最终,当高昌国王在新建成的、引地下暗河水灌溉的皇家果园里,亲手摘下第一批饱满甜蜜的枣子时,他面对前来朝贺的西域诸国使臣,郑重而充满敬畏地宣布:
“来自东方大燕的农桑女官赵小满阁下,以无上智慧与慈悲,指引我高昌寻得生命之源,赐我邦国新生之机。其功绩,堪比神明!自今日起,我高昌国尊奉赵小满阁下为——‘东方农神’!我国都城外,将立碑塑像,永世供奉,感念其恩德!”
“东方农神”!
这个尊号,如同长了翅膀的雄鹰,迅速传遍了西域诸国。疏勒、于阗、龟兹……那些同样饱受干旱之苦、或曾受益于“丰女国际农学院”技术的邦国,纷纷响应。赵小满的事迹被编成诗歌,在驼铃声中传唱;她的形象被画在壁画上,供人瞻仰;她的尊号,成为了西域之地对农业丰收、生命源泉的最高敬称。
消息随着商队,越过玉门关,传回了大燕,传到了丰女村。
此时,赵小满正站在那半亩试验田边,指导着几名来自南洋的学子观察粟苗的分蘖情况。她的身体经过三年的调养,已好了许多,但眉宇间依旧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属于过度耗神后的疲惫与沉静。
当李青山将西域尊其为“东方农神”的消息,以他那一贯平静无波的语调告知她时,周围的农学院教习、学子,乃至丰女村的村民,都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与自豪!
“农神!小满成了农神了!”王嫂子激动地抓住张寡妇的手,热泪盈眶。
“东方农神!实至名归!”来自司农寺的老教习捻着胡须,感慨万千。
那些异邦学子更是用敬畏的目光注视着赵小满,仿佛她周身都笼罩着一层神秘的光环。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赵小满,却只是微微一怔,随即脸上浮现出一抹无奈而平和的浅笑,轻轻摇了摇头。
她低头,看着自己掌心那因为长期接触泥土而依旧略显粗糙的纹路,感受着心口那殷红胎记传来的、与脚下这片土地同频的、温润而博大的搏动。
神?
她从不觉得自己是神。
她只是一个大地的女儿,一个侥幸得到了与土地沟通能力的普通人。她所做的,不过是倾听土地的哀鸣与渴望,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悟的道理,竭尽全力地付诸实践,去帮助那些同样在土地上挣扎求存的生命。
西域的成功,是高昌人民自己辛勤劳作的结果,是他们对生存渴望的胜利。她,至多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指明了一个方向。
“农神非神,”她抬起头,目光清澈,望向西方那片广袤的天空,声音不大,却仿佛能穿透这喧嚣的欢呼,落入每个人心中,“乃人心向背,乃沃土回响,乃……万千农人汗水凝聚之光。”
她的谦逊与清醒,让周围的欢呼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敬意。
但无论如何,“东方农神”这个尊号,已然超越了国界与种族,成为了一种象征——象征着对农业的至高尊崇,对知识的无限渴求,以及对那个以一己之力,试图让天下苍生皆能饱暖的东方女子的最高礼赞。
赵小满之名,已不再仅仅属于大燕,她开始成为一个传奇,一个活在当下、却被无数人奉若神明的,活着的传说。
喜欢荒村辣媳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荒村辣媳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