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开箱子,一股淡淡的樟木和旧纸张的气味扑面而来。里面是一些旧照片、获奖证书,以及几本厚重的、皮革封面的笔记本。她随手拿起最上面一本,封面上用遒劲有力的钢笔字写着《技术札记(1998-2002)——苏望舒》。
苏望舒,她的父亲。
她从未真正理解过这位沉默寡言、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精密机械制造的实业家。记忆中,父女之间总是隔着一层无形的、由期望与叛逆构筑的墙壁。她厌恶他那种老派的、近乎固执的“技术至上”论调,认为他不懂这个资本运作的时代,最终选择了与他期望的“继承家业”截然不同的道路,投身于看似更“虚”但也更前沿的互联网科技领域。
她带着一种复杂难言的心情,翻开了这本尘封的札记。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公式、机械草图,以及……大量潦草的心得文字。她原本只是随意浏览,但很快,几段话抓住了她的视线:
“……真正的技术,不应是资本的奴仆,而应是服务于人的匠心。今日参观德系精密轴承工厂,感慨于其一丝不苟的百年传承。吾辈当以此为镜,不求规模速成,但求在某一细微领域,做到极致,解决真问题,创造真实价值。此心此行,方可谓之‘技术报国’……”
“……资本市场喧嚣,诱惑繁多。然需谨记,基石不稳,大厦倾颓。核心技术乃立身之本,万不可为短期利益所动摇。守住这份‘笨拙’与‘缓慢’,或许才是通往伟大的唯一捷径……”
“……小蕊今日又问,为何不将厂子迁往地价更廉之处。我未能与她解释清楚。有些根,是不能轻易挪动的。这里的工人、这里的传承、这里对品质近乎偏执的坚守,本身就是技术的一部分。希望她将来能懂……”
苏小蕊一页页地翻看着,指尖微微颤抖。这些文字,如同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打开了她心中那扇尘封已久的情感闸门。她从未想过,在她眼中那个古板、固执的父亲,内心深处竟藏着如此纯粹甚至……理想主义的技术情怀。他所坚守的“匠心”、“解决真问题”、“创造真实价值”,与“哲牛”团队在开发“瞬忆”过程中,面对用户真实需求时所秉持的信念,何其相似!
一种混合着震撼、愧疚与难以言喻的共鸣,在她心中汹涌澎湃。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家族的“叛逃者”,却在此刻发现,自己的血脉中,或许早已继承了父亲那份对技术本质的敬畏与执着。只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战场,来表达同一种精神内核。
她猛地合上札记,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之前弥漫的迷茫与焦虑,被一种新的、复杂而坚定的光芒所取代。父亲的身影在她脑海中不再那么遥远和刻板,反而变得清晰而……可沟通。
“王哲,”她抬起头,声音依旧带着一丝沙哑,但语气却前所未有地沉稳,“给我几天时间。或许……我找到了一个可能引入‘活水’的方向。不是乞求,而是……一种基于共同理念的,对话的可能。”
王哲注视着她,他的超感清晰地捕捉到,苏小蕊身上那股焦灼的电磁波正在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如同深海暗流般、沉静而充满力量的情感涌动,其中夹杂着决断、一丝忐忑,以及破釜沉舟的勇气。他微微颔首,没有追问细节。
“《出师表》有言,‘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去寻找你认为正确的道路吧。”王哲的目光中带着信任与支持,“无论前路如何,‘哲牛’的根基在于我们自身。外部的助力,只是让我们走得更稳的东风。”
苏小蕊郑重地点了点头。她将父亲的札记小心地放回箱中,但那些滚烫的文字,已经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里。她拿起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第一次,主动拨通了那个存在于通讯录最顶端、却极少联系的号码。
电话接通的瞬间,传来父亲那熟悉而沉稳、略带一丝意外和关切的声音:“小蕊?”
新的序章,不再仅仅关乎技术和市场的突围,更关乎传承、理解与跨越代沟的联手。一场始于家庭脉络的破局之旅,就在这通跨越了误解与时光的电话中,悄然启程。而“哲牛科技”的命运之河,也即将因为这一缕微小的支流汇入,而可能改变其奔涌的方向。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超感应用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