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影号”的战术分析室内,气氛依旧紧绷,却悄然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巨大的星图上标注着碎星带的事故区域和推测的敌人活动范围,旁边悬浮着不断滚动的数据流和那几帧令人心悸的攻击画面。
沈烬、凌朔、凯恩(远程全息影像)、莉亚(同样远程)四人围坐在战术台前。空气中不再只有冰冷的分析和绝望的焦虑,反而多了一种……目标明确的专注感,甚至带着一丝被激发出的战意。
“所以,核心战术就是:撩拨,躲闪,然后在它们亮爪子的一瞬间,狠狠打回去!”沈烬用粗犷的指尖敲着战术台上那个被标记出的“能量转换低谷”节点,总结得简单粗暴,却一针见血。
凌朔微微颔首,补充道:“准确来说,是高效诱敌,精准规避,极限时机集火。我们需要至少三组高速无人机作为诱饵,交替挑衅,迫使目标频繁发动攻击,暴露其转换规律。主力突击组则埋伏在最佳射程边缘,由我和沈烬进行最终时机判断和火力协调。”
他调出“暗影号”的武器系统列表:“舰载高速脉冲炮和穿甲导弹最适合进行瞬时集火。但时机窗口极短,需要射击单元拥有极高的同步率和反应速度。”
“这个交给我!”凯恩的影像拍着胸脯,虽然看起来还有些虚弱,但精神头十足,“我可以编写一个紧急响应协议,直接链入火控系统,只要两位指挥官下达开火指令,保证所有炮塔能在0.01秒内同步打击!保证比你们的手速快!”
“同步率没问题,”莉亚也自信地接口,“我已经在模拟器里初步构建了那种能量波动的模型,虽然不完整,但足够用来做针对性训练了。可以给无人机驾驶员和炮手们进行高强度抗干扰和反应训练。”
计划框架迅速搭建起来。接下来的讨论聚焦于细节:无人机骚扰的战术编队、主力舰的规避路线预设、不同距离下的火力配置、遭遇多个目标时的优先级的判定……
过程中,争论依然存在。
“规避路线太保守了!”沈烬指着凌朔画出的一条迂回航线,“这样拉扯距离太长,万一那鬼东西不上当呢?就应该更近一点,贴着脸挑衅!老子就不信它忍得住!”
“贴脸挑衅的结果很可能是在对方攻击时无法完全脱离湮灭范围。”凌朔冷静反驳,指尖在星图上划出一条更陡峭的折线,“我们需要的是效率和安全边际,不是赌命。”
“怕死还打什么仗?!”
“无谓的牺牲毫无价值!”
眼看两人似乎又要吵起来,凯恩和莉亚的心都提了一下。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争吵并没有升级。
沈烬瞪着凌朔看了几秒,忽然啧了一声,抓了抓头发:“行行行!听你的!迂回就迂回!但最后攻击切入的角度得按我的来!我有把握找到最佳角度,火力更集中!”
凌朔也并没有坚持到底,而是仔细看了看沈烬标记的角度,沉吟片刻,居然点了点头:“可以。但这个角度对引擎瞬时推力要求极高,需要提前进行过载预热。”
“没问题!老子亲自去盯着引擎室!”沈烬大包大揽。
凯恩和莉亚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幕。
等等?这就……达成共识了?没有拍桌子?没有互相嘲讽“莽夫”和“冰山”?甚至……还开始互相补充了?
有情况!绝对有情况!
凯恩和莉亚交换了一个震惊又兴奋的眼神,八卦之魂开始熊熊燃烧。
会议在一种前所未有的(相对)高效和(基本)和谐中结束了。各项任务迅速分配下去。
---
接下来的几天,“暗影号”变成了一个高速运转的战斗堡垒。引擎过载调试、武器系统校准、无人机战术演练、船员抗压训练……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训练室里,景象更是惊人。
沈烬和凌朔再次戴上了那该死的同步头箍。但这一次,训练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粗暴地对抗或构建,而是变成了——模拟捕捉那一闪即逝的攻击时机。
凌朔负责在精神层面模拟释放出那种诡异能量波动的“预兆”和“转换低谷”的瞬间,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需要高度集中和精密控制。
而沈烬的任务,则是在那极短的窗口期内,将自己的精神感知如同猎豹般扑出,“锁定”那个虚拟的时机,并做出“攻击”反馈。
这要求两人的思维频率达到一种惊人的同步。不再是排斥,而是追逐与配合。
失败依然是主旋律。
“太快了!沈烬!低谷期还没完全出现!”
“妈的!又慢了!这玩意儿比苍蝇反应还快!”
“你的反馈太强烈了!干扰了我的模拟!”
“废话!不用力怎么抓得住!”
汗水浸透训练服,精神上的疲惫比肉体更甚。两人时常因为失败而累得瘫倒在地,剧烈喘息,连吵架的力气都没有。
但渐渐的,失败的间隔开始拉长。成功的次数开始零星出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穹陷落:双A指挥官是死对头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穹陷落:双A指挥官是死对头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